華為深入新竹,力用台幹搶人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4 年 05 月 17 日 16: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晶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華為深入新竹,力用台幹搶人才


台灣人才到中國,陸企也跨海台灣,插旗挖角,鎖定產值 1.6 兆台幣的科技業核心:IC 設計人才。

下深圳梅觀高速公路交流道,向左拐是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台商富士康。向右拐是有「狼企業」之稱的電信設備商——華為。在擅長「鄉村包圍城市」的創辦人——任正非鞭策下,華為衝上世界第二大的電信解決方案廠,僅次於瑞典百年大廠——愛立信。

華為總部彷彿大學校園,有四萬五千名員工,平均年齡不到三十歲。如果富士康是以藍領為主,華為就是吸引全中國最優秀的白領企業。

 

吸引全中國最優秀白領

華為總部,養著中國數一、數二大的神祕IC設計廠——海思,成為台灣IC設計廠人才的大吸鐵。

四月,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華為副董事長、海思董事長徐直軍,一聽媒體詢問海思,直接以「海思,你們少報導」拒訪。海思的晶片,華為百分之百自用,正是華為產品的心臟。這家快攻全球的中國品牌廠,仿三星進行供應鏈垂直整合,是想掌握關鍵零件。這顆心臟中,有台籍技術人的影子。海思的研發勢力,已由深圳,跨海深入台灣。

台元科技園區,距新竹科學園區,開車只要十五分鐘。這座由台元紡織廠房改建的園區,目前兩百多家科技廠,約一百多家都是IC設計廠。包括聯發科併購的晨星、雷凌,立錡、奕力、矽創、松翰等,還有零星中小型IC設計公司等,宛如台灣IC設計聚落。

 

陸企改名 深入新竹做研發

近中午十二點,各家公司員工,陸續進入宛如百貨公司美食街的餐廳。

一名園區管理人員透露,「之前開管理委員會,各家公司還開玩笑說,大家不要互相挖角。」海思,也隱藏在這座IC聚落裡,默默做技術研發,只是名字換了。在靠園區大門旁一棟廠辦五樓,「訊崴技術」,租下好幾間辦公室,員工約一百多人。

「海思將IC前段設計放深圳,後段放台元,接軌隔壁竹科的台積電,海思的晶片有給台積電代工,」一名常往返海思的外商軟體公司顧問透露,後段製程影響良率,「海思這招以夷制夷很聰明。」

台灣政府針對IC設計這類具競爭性的產業規範,陸資佔比不得超過 10%。訊崴其實是華為透過新加坡商在台灣成立的總代理。在台北敦化南路上的辦公室是業務、管理中心。在新竹台元園區的辦公室,則如海思的分身,是 IC 設計事業部。

點開 104 人力銀行網站,訊崴在竹北的「IC 事業部」,開出一連串研發工程師的職缺。在台灣,就地徵才,就地研發,技術輸出。歐美晶片大廠高通、博通等,在竹科附近都設有研發中心。現在,海思也來,力用台灣。

事實上,海思內部高階主管,就有台籍幹部。二○○四年前後,海思便從美國通訊晶片大廠博通,挖角台籍研發工程師趙傳龍到深圳海思,擔任事業部總經理層級的職位,補強在通訊晶片方面的技術。之前,聯發科併購晨星,二十多名做手機晶片的晨星工程師,整批跳槽到同在台元的訊崴。

 

二十名工程師同時跳槽

「一整批二十多人,也不可能去小公司。在同做手機晶片的聯發科體系下,外來的又沒舞台,乾脆到有名的陸企,舞台大,又不用到大陸工作,」一名了解內情的 IC 設計公司總經理觀察。不只晨星工程師流到海思。聯電旗下的另一隻 IC 設計金雞母——智原科技,旗下一名副總被挖腳到海思,也帶了一票工程師過去。

「不只海思,台元園區裡,陸資背景的公司很多,大大小小都有。類似我們這種中型 IC 設計公司,人一定常被挖,」在台元有四百多名員工的立錡科技,技術開發處副總經理張國城說。

台灣企業面臨人才流動的大挑戰。IC 設計廠義隆電子董事長葉儀皓透露,竹科廠內常接到中國獵人頭公司的電話來挖人,「隨機打進公司,直接問,你是工程師嗎?」如果有人被挖走,就容易以一帶十,被帶走整批。

 

人才出走 薪水不是唯一原因

據了解,陸企挖角的薪水並不突出。在台元工作的訊崴台籍工程師,即便隸屬華為,但領的薪資標準,比照台灣 IC 設計廠的標準。不像深圳的華為直屬員工,可以領分紅、配股。雖然訊崴待遇高過台灣一般 IC 設計公司,但仍不如大廠聯發科。

如果不是為了薪資,為何台灣工程師願意到海思?

「人才是往高處走,企業要讓自己變強。否則台灣工程師也不會出走,」葉儀皓反思。從企業體質的角度來看,倘若公司走下坡,給不起好福利、好環境,自然留不住人才。從產業的角度來看,則反映出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一名 IC 設計廠總經理自省,台灣IC設計雖被政府列為具競爭性的核心產業,但從晨星工程師集體跳槽到海思的案例透露,「台灣IC設計業缺乏創新,都在做重疊的業務。」

「追求薪資是一回事,對資深工程師、主管級的人才而言,成就感很重要。不是一直做一樣的東西、一直在想如何降低成本,」這名總經理提醒。

這些年,台灣大企業多做維持性創新、成本控管,來維持營收和獲利。面對敢砸錢挖角做研發的陸企,或許更應回頭審視,如何打造吸引人才的創新空間。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