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知名創業加速器 SparkLabs 於台灣成立 SparkLabs Taipei,整合全球頂尖創業資源,協助台灣新創公司進入國際市場。
SparkLabs Taipei 管理合夥人(Managing Partner)邱彥錡(Edgar Chiu,見首圖)曾在新創公司 Gogolook 擔任營運長,負責陌生來電辨識 Whoscall App 拓展到日本、南韓、東南亞及中東市場。2013 年Gogolook 被南韓搜尋引擎巨擘 Naver 收購後,即轉任 Naver 旗下公司 Camp Mobile 台灣總經理。
「目前有很多台灣新創團隊具備研發創新能力,但對於要如何進入國際市場缺乏經驗和人脈管道,我們想要協助解決這個問題。」邱彥錡說。
台灣有兩千三百多萬人口的內需市場,對於多數創業家而言規模太小,若是新創團隊想要快速成長,必須進軍國際市場。由於智慧型手機普及、且對創新服務接受度高,台灣是進入全球市場絕佳的測試基地和跳板。邱彥錡認為,在創業生態布建上,台灣最應該對標的是以色列。他說:「南韓人口是台灣的兩倍多,能在自己的市場上培育出獨角獸公司,台灣新創企業應該更像向以色列新創,第一天就必須放眼全球。」
SparkLabs 於 2012 年在首爾推出第一個加速器,接著在南韓智慧城市松島(Songdo)成立專注於物聯網(IoT)的加速中心,今年更拓展至北京,預計 2018 年在香港設立金融科技(FinTech)加速器。在過去 74 個結業團隊中,有 79% 獲得後續投資(follow-on investment),其總投資金額超過 1.95 億美元(約新台幣 60 億元)。成功團隊包括美妝科技新創 Memebox 和自適應學習平台 KnowRe,都在 SparkLabs 的幫助下,將業務拓展到美國。
SparkLabs Taipei 將鎖定物聯網、AI、VR/AR、行動通訊、金融科技、醫療保健等產業領域,每半年招募 8-12 家新創公司,進行為期 3 個月的加速計畫。獲選的新創公司最高可以 6% 股權獲得 4 萬美元的投資,並享有辦公空間、培訓課程與來自矽谷、倫敦、以色列、新加坡、首爾、香港等地的導師人脈,每個團隊將根據其產業領域與需求,從 150 位全球頂級導師中配對 4 到 6 位導師,鼓勵團隊每週與導師諮詢。
邱彥錡將和創業合夥人(Venture Partner)吳明韋(Alex Wu)與林元棟(Tony Ling)聯手,藉助其矽谷經驗輔導新創團隊。吳明韋目前為 Newsela 市場溝通副總裁,過去曾服務於 Quora、Facebook 與 Obama for America。林元棟是前美國知名私募基金公司銀湖(Silver Lake Partner)管理合夥人,銀狐是一個以技術為主管理 390 億美元的私募基金,林元棟主導許多網路、半導體與硬體相關投資案,亦曾任 GoDaddy 與 IPC Systems 董事。
SparkLabs Taipei 擁有堅強的顧問團隊,包含 YouTube 共同創辦人陳士駿(Steve Chen)、Kabam 共同創辦人周凱文(Kevin Chou)、以及 Red Octane(Guitar Hero)共同創辦人黃中彥(Charles Huang)與黃中凱(Kai Huang)。陳士駿創辦的 YouTube 過去以 16 億 5 千萬美元被 Google 收購;周凱文所創立的 Kabam 最近被南韓遊戲公司 Netmarble 以 8 億美元收購。而黃中彥、黃中凱兄弟則是創辦 Red Octane 被美國公司 Activision 收購,兩人所開發的吉他英雄(Guitar Hero)是首款賣破十億美元的電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