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諾貝爾獎頒獎季到來,各界都在引頸期盼諾貝爾獎名單公布,然而有不少科學家擔心,諾貝爾科學類獎項根深柢固追求「孤獨天才」的文化,將影響科學研究團隊合作的本質,且諾貝爾科學類獎項通常由白人男性獲得,也受到外界的批評與檢討。
贏者全拿 剩下的人不起眼
10 月 3 日這天,2017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出爐,由美國物理學家魏斯(Rainer Weiss)、索恩(Kip Thorne)和巴里什(Barry Barish)以重力波探測獲得,他們 3 人帶領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LIGO)計畫記錄了重力波,平分 900 萬瑞典克朗(約台幣 3,369 萬元)獎金。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擁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頭銜,對其他參與 LIGO 計畫的科學家來說,他們只會成為研究報告中,長達 3 頁作者名單裡不起眼的一員。
拒頒科學團體獎
英國天體物理學家里斯(Martin Ree)說:「LIGO 的成功歸功於上百名研究人員,諾貝爾獎委員會拒絕頒發團體獎引發越來越多問題,並且對許多科學如何研究出來產生誤導。」
得主自己說 獲獎得歸功於上千人
這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魏斯自己也說,這次的發現不只得歸功於上百名研究人員,而是得歸功於超過上千名科學家,人們花了 40 年在探測重力波。
▲ 宣布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會場,擺了一台投射得主照片的筆電,由左至右分別是美國物理學家魏斯、巴里什和索恩。他們是參與 LIGO 計畫的重要人物,但有更多研究人員被外界忽略。(Source:達志影像)
扭曲了科學的本質
每年,當諾貝爾獎委員會宣布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時,都受到外界對其荒謬和不合時宜的批評。《大西洋月刊》報導寫到,與其說諾貝爾獎在紀念科學,不如說它扭曲了科學的本質、改寫了科學歷史,還有忽略許多重要的貢獻者。
科學界奧斯卡獎 受到全球關注
當然,諾貝爾科學獎對這個世界有許多正面影響,科學發現應該為世人所知且重視,諾貝爾獎的網站也像個教育寶庫,裡面充滿了豐富的資源,記錄了許多科學報告看不到的細節。再者,諾貝爾科學獎就像科學界的奧斯卡或葛萊美獎,聲勢浩大到足以引起全世界期待與關注。
掩蓋不了問題
然而,這些好處仍掩蓋不了諾貝爾科學獎根深柢固的問題。
▲ 每年,諾貝爾獎得主都會受到全球媒體的大肆報導。圖為榮獲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索恩,得獎名單公布後,他接到不少恭賀電話。(Source:達志影像)
看不到的遺珠
1901 年,首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馮貝林(Emil von Behring),藉此紀念他發現抵抗白喉的血清療法,然而和馮貝林合作無間的北里柴三郎並沒有獲獎。
1952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發現鏈黴素和其他抗生素的瓦克斯曼(Selman Waksman),忽略了瓦克斯曼的研究生沙茲(Albert Schatz)的貢獻,事實上沙茲才是發現鏈黴素的人。
2008 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 3 名發現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科學家,但第一位複製 GFP 基因的普拉瑟(Douglas Prasher)卻不在獲獎名單上。
現代科學最講求團隊
撇開誰該得獎不談,重點在諾貝爾科學相關獎項只頒給個人,至多 3 個人,但是,拿路透社記者歐蘭斯基(Ivan Oransky)和科學新聞編輯馬庫斯(Adam Marcus)的話來說,現代科學「是最講求團隊的團隊運動」。
作者名單長達三頁
雖然有的研究人員單獨做出重大突破,但這樣的情形少之又少,就算單一研究團隊也包含許多博士後研究人員、學生和技師,更常見的是不同團隊整合在一個研究計畫。舉例來說,這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 LIGO 團隊名單就有 3 頁長。而近日一份有關希格斯玻色子質量的報告,有 5,154 名作者。
▲ 批評者認為,諾貝爾獎的頒發提倡所謂「孤獨天才」文化,也就是整個人類世界端賴少數菁英的貢獻才得以發展。(Flickr/mihimaru CC BY 2.0)
「孤獨天才」和「英雄史觀」
2013 年,生物學家卡薩德瓦爾(Arturo Casadevall)和范(Ferric Fang)寫到,諾貝爾獎推廣了所謂「孤獨天才」的文化,這種文化可用哲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的「英雄史觀」來詮釋,也就是世界的歷史就是一部偉人自傳,忽略了群眾在歷史裡扮演的力量,而只專注在少數菁英如何影響世界。
注意力集中在少數人
生物學家卡薩德瓦爾和范接著提到,諾貝爾獎「加強了科學界有問題的贏者全拿獎勵系統,許多人貢獻被忽略,注意力不成比例地集中在少數人。」某種程度來說,諾貝爾獎和誰的貢獻最卓著無關,而和誰最能在危險的學術迷宮中倖存有關。
▲ 54 年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梅耶,她提出原子核殼層模型而獲獎,她也是繼居里夫人(Marie Curie)之後第二位拿到此獎的女性。截至今日,204 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只有她們兩人是女性。(Flickr/Max Bashyrov CC BY 2.0)
不能頒給過世的科學家
再來,諾貝爾獎不能頒給不在人世的科學家,這也是為什麼對發現 DNA 雙螺旋結構貢獻卓著的富蘭克林(Rosalind Franklin)拿不到獎的原因。
天文學家魯賓(Vera Rubin)靠著研究星系自轉為暗物質的存在提供了證據,改變了人們對宇宙的了解。2016 年 10 月,科學作家費爾特曼(Rachel Feltman)表示:「魯賓值得獲頒諾貝爾獎,但她或許無法及時拿到。」兩個月後,魯賓過世。
獲獎者以白人男性居多
富蘭克林和魯賓點出了諾貝爾獎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獲獎者以白人男性為主。
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的 214 人中,只有 12 位是女性。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 175 人只有 4 位是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 204 人中只有 2 位是女性。上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女性得主,是 54 年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梅耶(Maria Goeppert Mayer)。
並非女性表現不出色
上述情形並不是因為女性表現不夠出色,舉例來說,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哈恩(Otto Hahn)一起研究核分裂的麥特納(Lise Meitner)曾被提名 48 次,但沒有一次獲獎。身為女性的天體物理學家麥克(Katie Mack)表示:「諾貝爾獎有好的地方,但我們得記住獲獎者的人口分布反映和放大了結構上的偏差。」
從來沒有黑人拿過獎
此外,從來沒有黑人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就算考量非白人和女性在科學領域深耕的比例不如白人男性高,這樣的獲獎率還是非常懸殊。
▲ 每年諾貝爾頒獎典禮舉行完後,瑞典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都會舉辦盛大的晚宴,慶祝所有諾貝爾獎得主對世界的貢獻。(Source:達志影像)
留名青史 學術聲望一飛沖天
《大西洋月刊》檢討,要不是諾貝爾獎這麼重要,也不會受到外界全面的檢視和批評,因為諾貝爾獎得主除了可以獲得高額獎金,重要的是他們在學術界的地位和聲望將不可同日而語,未來他們發表的研究會受到更多注意和引用,平均下來也比那些被提名但沒有獲獎的科學家多活一到兩年。
諾貝爾獎帶來的殊榮將一輩子跟著他們,就算過世也將留名歷史。
變調的諾貝爾獎得主
然而,諾貝爾獎並非完美無瑕,諾貝爾獎的頒發也非常主觀,過去也不乏出現變調的諾貝爾獎得主。
舉例來說,1956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提出一套飽受爭議的優生學理論,他說智能低者應該被結紮,這之中以非裔美國人為大宗。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華生(James Watson)也提出類似的看法,他聲稱非洲人平均來說比較沒那麼聰明。
1993 年以發明聚合酶鏈鎖反應技術獲得化學獎的穆利斯(Kary Mullis)質疑全球暖化及愛滋病是否起於 HIV 病毒。他也曾在自傳中寫到,自己遇見一隻可能是外星生物的發光浣熊。
不該神化得主
《大西洋月刊》表示,諾貝爾獎無法保證得主未來的發言都有科學根據,重要的是民眾不應該神化諾貝爾獎得主。
科學作家法蘭西斯(Matthew Francis)寫到:「最終取決於我們要不要停止神化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在我們的同意下統治了我們對科學的看法,是時候讓我們收回同意了。」
- The Absurdity of the Nobel Prizes in Science
- The problem with Nobel prizes and the myth of the lone genius
- IS THE NOBEL PRIZE REALLY ALL IT’S CRACKED UP TO BE?
(本文由 地球圖輯隊 授權轉載;首圖為諾貝爾獎獎章,上面刻著瑞典化學家諾貝爾 Alfred Nobel 的頭像,來源:Flickr/Adam Baker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