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發現,分類為葉蟬科(Leafhopper)的小飛蟲其體表分泌的蛋白質微粒,不只具有超高排水性,還有高抗反射性能,光進得來卻出不去,讓它在掠食者的眼中就像「隱形」一樣逃過死劫,這種方式對致力於研究隱形斗篷或裝置的科學家可能具啟發意義。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則說,這或許能應用在抗反射塗層、感測器裝置技術中。
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葉蟬體表微粒結構,可能成為開發隱形裝置新關鍵
葉蟬體表微粒結構,可能成為開發隱形裝置新關鍵 |
作者
Emma stein |
發布日期
2017 年 11 月 13 日 9:02 |
分類
奈米
, 尖端科技
, 會員專區
| edit
![]() ![]() ![]() ![]()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
科學家發現,分類為葉蟬科(Leafhopper)的小飛蟲其體表分泌的蛋白質微粒,不只具有超高排水性,還有高抗反射性能,光進得來卻出不去,讓它在掠食者的眼中就像「隱形」一樣逃過死劫,這種方式對致力於研究隱形斗篷或裝置的科學家可能具啟發意義。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則說,這或許能應用在抗反射塗層、感測器裝置技術中。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