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過度發展工商業活動,卻連帶其他生物承受環境劣化的惡果。一項新研究發現,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升高後被海洋吸收,結果導致海水酸化,生活其中的魚類因此逐漸喪失嗅覺。
海水會從大氣吸收二氧化碳,隨著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海洋的酸化程度也會上升。自工業革命年代開展以來,海洋二氧化碳含量至今已增加 43%,預計到本世紀末將比目前含量高出 2.5 倍。
英國艾希特大學生物學家 Cosima Porteus 團隊最近發現,隨著海水中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魚群的行為發生了很大變化,牠們不僅更少游動,且似乎沒有注意到掠食者靠近。研究人員針對年輕海鱸的神經系統進行分析,發現牠們的嗅覺能力至少降低了一半。
魚類依靠嗅覺尋找食物、配偶、躲避附近捕食者及合適產卵地,失去嗅覺等於抹殺牠們的未來。《獨立報》報導,也有其他研究表明,隨著海水酸化,包括小丑魚等魚類聽覺能力也開始受損,致使牠們聽不到掠食者靠近的聲音;再早一些的研究也指出,海水酸化還會損害魚類的神經系統,破壞大腦處理訊息的能力。
參與新研究的艾希特大學動物生理學教授 Rod Wilson 表示,目前我們還不知道魚類能否迅速適應海水酸化,如若不能,恐是另一番生態浩劫;又或者,以後人們只能吃淡水魚和養殖魚,海水魚將變成奢侈品。論文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
- Why fish are losing their sense of smell
- Fish lose sense of smell and ability to find food as climate change turns oceans to acid
- Are fish losing their sense of smell due to more-acidic oceans?
- Acidic oceans cause fish to lose their sense of smell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