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 5G 研討會變卡位大戰,台灣電信業拒絕讓低價吃到飽重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8 年 12 月 18 日 8:00 | 分類 網路 , 網通設備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一場 5G 研討會變卡位大戰,台灣電信業拒絕讓低價吃到飽重演


12 月 14 日,今年最有看頭的電信圈年度研討會,正式展開。五大電信業者都分別派出總經理,從「自家角度」 談台灣 5G 發展機會與挑戰。這場由台灣通訊學會例行舉辦的活動,用意是希望能促進產、官、學之間的溝通,但光是業者們之間的彼此牽制,就讓現場火藥味不斷。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 4G 吃到飽資費大戰,導致各家業者荷包損傷,難以回收先前投資,因此更擔心 5G 上路後重蹈覆轍。

▲ 五大電信總經理一次到齊(左起一至五位),他們最想和官方說的是:4G 上網低價吃到飽,對產業發展不利,5G 不能再次上演。

4G 上網資費虧太多,電信業盼 5G 合理化

「88 元、188 元就有 4G 吃到飽,已經像是在擺地攤了!」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憂心,若未來 5G 資費仍只有低價吃到飽,恐怕會讓電信業變成艱苦行業。

「過去大家都說 4G 藍海,但說不定 5G 是更紅的紅海」,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認為,電信業者投資 5G,會需要靠 4G 發展收入來補貼,問題是 4G 上網的資費環境並不健康。他以個人觀點分析,「若不考慮補貼,以電信網路成本、頻譜費用來計算,每一名上網吃到飽的用戶成本,就超過 500 元。」

賴弦五引用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數據為例,今年台灣整體 4G 服務的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戶平均收入)值,第二季為 555 元,但過去 2 年,整體 4G ARPU 下降了 32%(-262),預估未來也將持續下滑。

他強調,消費者習慣低價吃到飽的行動通訊服務,其實反映台灣經濟沒有明顯好轉。「5G 網路持有成本,可能會是 4G 的 2 倍至 3 倍,或許業者到 2025 年之前,都無法在 5G 身上賺錢。」

遠傳電信總經理李彬表示,預期未來 10 年內,通訊業營收變化,語音會非常低、物聯網和資通訊都會高,這種變化在台灣和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台灣的麻煩是因為 4G 資費下降太快,營收才會滿險峻的」。

中華電、亞太也同聲呼籲,應該讓 5G 資費合理、多元化。電信業者大團結,認為 5G 資費不能只有低價吃到飽,偏偏資費設計跟消費者需求、市場氛圍有關,難以掌控變化,一旦談起「前期頻譜規劃、基地台建置」,就各自不同調。

台灣 5G 共頻共網?電信業者不同調

中華電信總經理謝繼茂認為,「台灣不宜全面開放 5G 共網,雖然可以節省成本,但發生天災時可能會有大規模通訊中斷風險,且網路品質無法差異化,會影響市場競爭。」他建議,可優先考慮在偏鄉開放 5G 共網,不過要在釋照前訂定規範,避免事後爭議,影響競標執照公平性。

同樣持反對立場的,還有遠傳。

李彬表示,遠傳並不贊成共網、共頻,不過若電信管理法未來規範如此,會配合法規,前提是希望法律不應溯及既往。她說:「希望拉長執照年限,從 15 年變成 20 年,且應該規劃 3 張有大頻寬的執照,才能發揮 5G 真正影響力。」

另一邊的贊成派,則由台灣大哥大領軍。

鄭俊卿大力呼籲,「應該要頻譜共享、網路共建」,他認為在未來的 3 年內,5G 還不會有成熟具規模的 B2C 商機,加上目前規劃的 3.5GHz / 28GHz 可用頻寬太小,難以發揮 5G 威力,以及基地台布建難度、耗電等問題,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亞太電信總經理黃南仁,同樣支持共頻共網,強調因為台灣行動通訊市場收入減少,上網量卻持續上升,「去年全台行動通信總營收少了 5%,平均每個用戶 4G 數據傳輸量已經增至 17.75(GB)」。

雖然,現場與會的 NCC 副主委翁柏宗,並未表態挺哪一邊,僅說業者應該要加強跟垂直領域業者合作,找出更多應用場景,才能打破吃到飽的經營方式。但對業者來說,4G 吃到飽傷痕太深,已經怕到不想再來一次。

除了喊話資費要合理,更想從頻譜、共網方式著手,畢竟,看得見的 5G 成本越來越多,但賺錢的方式,短期內卻還不夠明朗。

(本文由 數位時代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