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la 再融 2.5 億美元,氫燃料電池照樣能培養出獨角獸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9 月 12 日 8:15 | 分類 汽車科技 , 能源科技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Nikola 再融 2.5 億美元,氫燃料電池照樣能培養出獨角獸


擅長用氫燃料和動力電池驅動重型半掛卡車的亞利桑那新創公司 Nikola Motor 又拿到新融資了。這次的投資方是 CNH Industrial(凱斯紐荷蘭),一出手就是 2.5 億美元。

10 億美元圓個氫能夢

2010 年,Trevor Milton 開始第一次創業,當時的 dHybrid Systems 公司設計了一款卡車用天然氣燃料系統。4 年後,dHybrid Systems 的業務被收購,Milton 開始了在 Nikola 的新征程,並僱自己的導師 Mark Russell 出任這家新創公司的主席。

今年第一季,Nikola 宣布開啟 D 輪融資,試圖在該輪融資中拿下 10 億美元,並藉助這筆巨額資金實現正式交付氫燃料電池卡車的目標。除卡車交付外,Nikola 還計劃建設加氫站,實現 2028 年用 700 個加氫站覆蓋全美的目標。

具體來說,Milton 計劃在明年先製造出 25 台氫燃料卡車,到 2021 年提升至 400 台。如果一切順利,到 2022 年,公司的加氫站每天都能藉助可再生電能製備出 8 噸氫燃料,這足夠 250 台車消耗一天。

在 Milton 看來,Nikola 有能力將氫燃料的價格壓縮至每公斤 2.5 美元,這大大低於加州當下 14 美元的零售價。

CNH 的 2.5 億美元可以說是 Nikola 融資歷史上最大的外部投資。之前這家公司已經拿到 2.65 億美元的融資,其估值也提升至 30 億美元,成為獨角獸。藉此機會,Nikola 創始人兼 CEO Trevor Milton 身價漲至 11 億美元(持股 40%),成為世界上首個藉助氫能源卡車起家的億萬富翁。

除了投錢,CNH 還要出力。

未來,該公司旗下的依維柯與 FPT 卡車以及公司旗下的動力系統部門,將深入參與到 Nikola 的工作中,在工程和製造方面為這家新創公司提供協助(比如未來會在鳳凰城落地的 Nikola 生產線)。在 CNH 入股之前,Nikola 已經與其他卡車行業巨頭有過合作,比如博世和美馳(Meritor)。Nikola 的加氫站技術則來自挪威的 NEL Hydrogen 公司,未來它們將成為用戶體驗的關鍵環節。

據悉,2.5 億美元的投資為 CNH 拿到了 7.7% 的 Nicola 股權。這些錢中有 1 億美元是現金,而另外 1.5 億則是服務,其中包括產品研發、製造工程和其他技術支援等。

雖然經歷多輪融資,但 Milton 依然是公司最大股東。未來 Nikola 還要將技術下放到與 CNH 合資成立的一家歐洲公司,共享包括燃料電池、氫氣桶、電子輪軸、逆變器和 OTA 軟體升級在內的先進技術。

「是時候在重卡市場丟下零排放的重量級解決方案了,我們不但要打造出最強的動力系統,還要將其變成能打敗傳統柴油卡車的產品。」Milton 在一份聲明中寫道。「Nikola 有技術優勢,但需要合作夥伴才能實現這個目標。有了 CNH 的投資和幫助,我們還能將零排放卡車帶到歐洲。」

(Source:Nikola

Nikola 的氫燃料電池巨獸們也已經拿到不少訂單,啤酒製造商 Anheuser-Busch(百威啤酒母公司)一次性租了 800 輛 Nikola 半掛卡車,租期為 7 年。全週期下來,啤酒巨頭要為每輛車掏 100 萬美元的租金(一價全包)。如果能把 Anheuser-Busch 服務好,未來 100 億美元的訂單也不是問題(來自其他運輸公司)。

「溫室氣體排放必須加以控制,這個共識推動了整個卡車產業的發展,大家都在尋找更加先進的技術解決方案。」CNH 在聲明中寫道。「Nikola 選擇依維柯當戰略合作夥伴,未來會推動我們公司重型卡車與替代能源動力系統的進步」。

與特斯拉 Semi 一決高下

未來,Nikola 的卡車將主要採取租借方式,幫助客戶執行 500 英里以上的遠程運輸任務。透過加氫站補充燃料的方式(速度比充電更快)也讓車輛擁有了與傳統柴油卡車同等的使用體驗。該公司還宣稱,Nikola 也有能力將氫燃料卡車的續航進一步提升至 750 英里。

雖然眼前該公司拿到的訂單大多是氫燃料電池型號,但 Nikola 同樣也有純電車型。這些車型更擅長短程運輸任務,最大續航里程為 300 英里。

之前特斯拉馬斯克曾宣稱,特斯拉 Semi 半掛卡車也能擁有 500 英里續航,其上市時間可能比 Nikola 的產品還要早(如果特斯拉不再跳票的話)。馬斯克還在公開場合嘲笑過氫燃料電池,稱這種方案「太傻」,有趣的是,兩家公司還曾有過節,Nikola 將特斯拉告上法庭,稱 Semi 電動卡車抄襲了自家產品的設計。

不過業內專家還是認為,有 500 英里續航的 Semi 恐怕會比 Nikola 的氫燃料車重上數千磅,即使不考慮充電時間緩慢這一點,Semi 的載貨量也會弱於競爭對手。

除了要對抗一眾電池電動車,在氫燃料電池市場 Milton 也有一票強勁對手。舉例來說,現代集團剛宣布為旗下氫燃料計畫投資 67 億美元,而今年 7 月份引擎製造巨頭康明斯也耗資 2.9 億美元買下了燃料電池製造商 Hydrogenics。明年,通用和本田會聯合投資 8,500 萬美元在密西根開廠生產燃料電池。至於豐田則選擇在長灘港建精煉廠,負責將牛糞轉化為氫能源賣給 Kenworth(美國汽車廠商),以驅動該公司研發的氫能源卡車。

不過,Milton 自信地認為,Nikola 的技術領先對手 3-5 年。

氫燃料電池車會繼續「非主流」下去嗎?

事實上,氫燃料和電池驅動的車輛都屬於電動車。兩者可以共享包括電機等核心零件在內的許多零組件。兩種車型的關鍵不同在於前者能自行「發電」,而後者主要靠大電池儲電。

做為宇宙中儲量最豐富的元素,氫屬於零排放燃料,因其轉化為電能後只有水和熱兩樣副產品。用氫能源驅動車輛的解決方案半個世紀前就誕生了。1966 年時,通用曾推出過一款用氫能源驅動的原型產品,但這輛小貨車最終沒能上市,NASA 也一直在用氫燃料電池進行太空探索。

不過,各方的努力卻沒能幫助潛力無限的氫進入主流市場。做為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先驅者,加拿大 Ballard Power 公司的股價曾在 2000 年時攀到過 140 美元的高位,但現在卻縮水到 5 美元。多年前,美國前總統喬治‧布希還為氫燃料電池車大開綠燈,但如今美國路上只剩下不到 7,500 輛氫燃料電池車了。

在電動化的大趨勢下,氫燃料電池與普通動力電池一直都是兩種相互競爭的技術路線。其中前者一直是日本公司的拿手好戲,豐田 Mirai 一次加氫就能達到 312 英里的續航,而本田 Clarity 續航更是能達到 366 英里。

氫燃料電池一直處在邊緣化狀態,一大原因即其難以解決成本和效率問題,同時,加氫站的缺乏也讓氫燃料電池吸引力驟降(加氫站比充電站更不普及)。好在,近些年來事情已經稍有轉機,太陽能技術的發展大大降低了氫燃料製備的成本,至於加氫站的建設也還需要一段時間。

(本文由 雷鋒網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Nikola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