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氫氣車布局:日本位居領先,中韓急起直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04 月 28 日 0:00 | 分類 汽車科技 , 環境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擴大氫氣車布局:日本位居領先,中韓急起直追


目前日本的氫能技術和產業發展仍位居全球領先地位,但中國與南韓也都急起直追;尤其,中國正大力扶植氫能車產業,甚至不惜逐年降低對電動車的補貼政策,頗有將重心調整至氫能源的趨勢,十分值得關注。

從氫能技術來看,日本燃料電池早已進入家庭,接下來再應用在運輸方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 2017 年在第一次「再生能源暨氫氣內閣會議」中,就決定要讓日本領先全世界,實現氫氣社會,2020 年在東京舉辦的奧運,正是展示決心和成果的最適當場合和時機。

安倍拍板  擘劃氫氣社會

根據會議中決定的氫氣基本策略,2020 年氫氣轎車要增加到 4 萬輛,巴士達到 100 輛,堆高機 500 輛,加氫站則要有 160 座;尤其是巴士,儘管目前只有 3 輛,政府希望更多人在賽事期間乘坐之後,對氫能源留下良好的印象。

然而,氫能源不只在日本受到重視,中國政府也正大力投入。去年 5 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到豐田汽車北海道工廠參觀,對加氫 3 分鐘就能行駛 650 公里的氫氣車 MIRAI(未來),顯示了高度興趣;他回國後立即成立了氫燃料電池聯合小組,2018 年還被視為「氫燃料電池車元年」。

今年 3 月舉行的兩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中,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提到相關建議,例如補貼加氫站建設和加氫費用等。中國財政部、科學技術部等單位,更在今年 3月 26 日發布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明顯可以看出從電動車移往氫氣車的方針:除了補貼金額減少 5 成,取消續航力不到 250 公里的電動車補助,而且地方政府 2019 年、國家在 2021 年將停止補貼。

至於能源也高度倚賴進口、正面臨減碳壓力的南韓,去年 3 月現代汽車也發表新型氫氣車「NEXO」,年產能 3,000 輛。2019 和 2020 年集團將投注 3,000 億韓圜,增產燃料電池等基礎零件,帶動集團(包括起亞汽車)2020 年氫氣車的產能,要增加近 3 倍達到 11,000 輛,2025 年預定達到 13 萬輛,2025 年為止的總投資額估計將達到 2 兆 9,000 萬韓圜。

吸引投資  南韓放寬管制

重視空污議題的南韓總統文在寅,今年 1 月更發布「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圖」,預定今年底氫氣車要增加到 4,000 輛以上,2040 年生產 620 萬輛氫氣車,並且在全國建立 1,200 座加氫站。政府也會提供補貼、放寬管制,藉此吸引民間企業投資。

此外,幅員遼闊的美國,各州對推動氫燃料也冷熱不同,目前最積極的是加州。元智大學燃料電池中心主任翁芳柏說,美國氫燃料電池車曾經領先全球,但金融風暴之後企業元氣大傷,加上頁岩氣的開發讓美國有了另一個能源的解決方案,特斯拉等電動車又吸引了各界目光,燃料電池因此似乎聲浪漸小。但日本 MIRAI 外銷的最大市場,就是加州。

一直以來,加氫站不足,是構成一般客用氫氣車不易普及的原因,但是在定點之間行駛的商用車,就沒有這個疑慮;另外,用於工廠、物流中心等地的堆高機,前景也看好。

1997 年就創業的美國氫燃料電池堆高機廠 Plug Power 公司,2012 年前還沒沒無聞 ,2013 年後和美國沃爾瑪、亞馬遜等公司陸續簽下數十億日圓的高額契約,還接受亞馬遜出資,2015~2017 年連續 3 年被選為最快速成長的 500 家科技公司之一。

再者,為加速普及,勢必要解決氫氣車的高價問題。豐田氫氣車 MIRAI 總工程師田中義和接受「路透」採訪時指出,做到以下 3 件事,就能降低成本,分別是:1. 從有限度的生產轉移到真正的量產;2. 減少使用白金(促使水和氫起化學反應的觸媒)等高價材料的使用量;3. 推動系統小型和高功率化。「路透」報導,策略分析公司估計,MIRAI 每個燃料電池組的成本約 11,000美元,如果 1 年生產 3 萬輛,成本將可以下降到 8,000 美元。

建造加氫站  成本得再降

面對加氫站造價居高不下,目前日本建置一座的成本高達 3 億 5,000 萬日圓。針對這個問題,日本經濟產業省已擬出燃料電池戰略路徑圖,預定 2025 年前,氫氣車和油電混合車的價差,要從現在的 200~300 萬日圓,縮減到 70 萬日圓;加氫站的建造成本也要降到 2 億日圓,年營運費用由 3,400 萬日圓降為 1,500 萬日圓,藉以加速普及化。

回到台灣,翁芳柏認為,能源或汽車產業和電子等其他產業特性不同,政府需要出面主導,有明確的產業和能源政策,才能讓當地企業放心投資。燃料電池發展至今,台灣也培育出許多人才和技術,一些關鍵的配件還打進國外的氫氣車供應鏈。在國內看不到投資機會,鄰國又砸大錢發展氫能的情況下,人才紛紛外流,學者和業者都擔心台灣與國際脫節會愈來愈嚴重。電動車和氫氣車各有優缺點,事實上兩者應該依距離長短等不同的用途並存。不過台灣如何善用既有的技術優勢,讓能源潔淨和產業界雙贏,值得執政者深思。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Mytho88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