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Leap 想要第一年就賣出 10 萬台 AR 眼鏡,但前半年只賣了 6 千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19 年 12 月 09 日 18:10 | 分類 xR/AR/VR/MR , 穿戴式裝置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Magic Leap 想要第一年就賣出 10 萬台 AR 眼鏡,但前半年只賣了 6 千台


「邂逅下一個計算世紀」,Magic Leap 官網有這句話,完美解釋這家成立於 2010 年的創業公司,為何走上巔峰,又在今天跌落神壇。

當世界大多數人還不知道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為何物時,已創立過醫療機器人公司、並將公司賣到 16 億美元的 Rony Abovitz,就開始 AR 的新探索。

所以,當 Facebook 以 20 億美元收購虛擬實境創業公司 Oculus,宣告 VR 時代來臨時,累積深厚的 Magic Leap 就更讓人期待,「下一個計算世紀最好的公司之一」,足以讓最頂級的投資機構心甘情願成為 ATM。

但是,就像無數折戟的 VR、AR 公司一樣,布局更早、融資更多、技術路線更加硬核的 Magic Leap 一樣很難實現它的承諾。

最近,科技媒體 The Information 又一次把 Magic Leap 面臨的殘酷真相公開,據多位離職員工和熟悉 Magic Leap 的人士表示,上市 6 個月後,第一代 VR 眼鏡──Magic Leap One 只賣出 6,000 台,之前調整過、較保守的目標是第一年賣出至少 10 萬台。

實際銷量和預期的巨大差距,恰如大眾預期和 Magic Leap One 的實際體驗的差距。去年 8 月,Magic Leap One 的消費者版本開始發售,售價 2,295 美元起,套裝由 AR 眼鏡、搖桿和別在腰間的處理器組成。

綜合拿到 Magic Leap One 的媒體和普通消費者的體驗,它就是一個比微軟的 Hololens 體驗「稍微好一點」的 AR 眼鏡。它的視角(FOV)依然狹窄,且遠遠小於人眼的真實視角,這意味著畫面無法在近處完美疊加到現實場景,也很難讓人沉浸到擴增實境的世界。

▲ 人眼、Play Station VR、Magic Leap One 和 Hololens 視角的對比。(Source:VentureBeat)

即便它已是世界最好的 AR 裝置,但和 Magic Leap 描繪的場景相比,還相去甚遠,體育館裡高高躍起的鯨魚、辦公室裡隔空看郵件,甚至來一場激烈的槍戰,還是遙不可及的場景。

就在 2017 年,同樣是 The Information 發現這些影片全部出自一家特效公司之手,而不是在 Magic Leap 的技術基礎上拍攝的。

消費者生態和開發者生態是相輔相成的東西,當一個代表著未來的產品遲遲無法滿足普通消費者在基本體驗的預期時,可能意味著未來還沒有來,理智的開發者也不會選擇為其開發內容。

相比擴增實境,虛擬實境(VR)當下的成熟度要高很多,但它同樣面臨著消費者不買帳的窘境。據筆者所知,不少在幾年前開發 VR 遊戲的團隊,已經轉而開始開發手機小遊戲。

Magic Leap 曾寄望於隨 5G 到來的下一代版本,據稱可以有更寬的視角、更輕便的機身,但據 The Information 了解,由於「基礎技術的限制」,Magic Leap 近期將發表的新版本將只有很小幅度的更新。

Magic Leap 的管理層也在發生動盪,Google CEO Sundar Pichai 和高通前董事長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已經悄悄離開了 Magic Leap 的董事會。當然,這可能另有原因,保羅‧雅各布(Paul Jacobs)因為博通對高通的惡意收購案被逐出高通董事會,Sundar Pichai 的理由是「過於繁忙」,這可能不是藉口,因為他剛剛接任了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 CEO。

但是,Magic Leap 已在過去幾週解雇多名員工;11 月,另據媒體報導 CFO Scott Henry 及負責創意戰略的高級副總裁 John Gaeta 也已離開公司,John Gaeta 曾是盧卡斯影業和光影魔幻工業的執行創意總監,主導過《駭客任務》的創意特效。

下一個計算時代終歸要來,但可能比 Magic Leap 的預期稍遠一些。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圖片來源:Magic Leap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