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 SARS 期間和平醫院封院悲劇重演,台灣正面臨的挑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9 日 8:30 | 分類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灣首度出現院內感染新冠肺炎案例,當圍堵恐難以全面阻止病毒擴散時,超前部署的減災規畫,才是度過危機的重要關鍵。

「從過程可以判斷,案 34 傳給護理同仁,已發生院內感染。」2 月 29 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在記者會上宣布,一位無旅遊史的五十多歲女性感染新冠肺炎後,又在就醫期間,傳染給一名清潔工與 3 名護理人員。雖然他的語氣平靜,但「院內感染」4 個字,不免令人憂心,SARS 期間令人猝不及防的和平醫院感染事件,是否又將在國內重演。

截至 3 月 3 日,台灣已有 42 名確診病例,且本土感染人數首次超越境外移入個案。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陳秀熙分析,當全球逾 70 國都有確診案例,仍期望隔離病毒,顯得不切實際,「再談感染來源,已非常困難,就算追到源頭,另一波感染又起,現在就得減災。」

在陳秀熙眼中,新冠肺炎在台灣的流行模式,已經從第一階段的境外移入、家庭群聚,進展為社區傳播;防疫戰略重點,也必須從徹底隔絕少數病患的「圍堵」,轉移為面對更多可疑感染者與輕重症病患的「減災」。這第二波防疫部署是否得當,是疫情未來會不會更加失控,甚至發生全國大流行的關鍵。

陳秀熙談到 2003 年,因和平醫院一名洗衣工未分區工作,成為引發院內集體感染的超級傳播者,讓防疫節節敗退,乃至封院。「當年 4 月下旬沒守住,就造成後續影響。」陳秀熙坦言,「小波流行」不易守,但得盡力壓制疫情,否則情勢嚴峻。

挑戰一》醫院落實分層防疫

儘管台灣目前確診病例僅 42 人,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約八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沒有出現肺炎症狀,因此不能排除國內仍有未被察覺病患的可能性。

雖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至今未鬆口已進入「減災」階段,但在 2 月 27 日宣布,將指揮中心提升為一級開設,指揮官仍為陳時中。此等級,政府可啟動清空醫院收治、徵用醫院進行隔離,必要時動用軍力支援等超前部署,可見已進入「能做不能說」的二階段決戰。

但要準備好二次決戰,台灣仍面臨三大挑戰。首先,是醫療機構的防疫措施。

為避免如短時間內出現大量確診案例的南韓與義大利,每天有數以百計的新冠肺炎病患湧入醫院,導致醫療體系崩潰,國內許多醫院先以「分單位」、「分樓層」方式降低交叉感染。衛福部桃園醫院院長徐永年告訴《今周刊》,桃醫已將 7 樓設為專責樓層,共有 13 間負壓隔離病房,與 33 間可收治輕症的專責病房,「我們採 2 組人輪替,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後傳播的風險」。

為了降低民眾頻繁出入醫院,造成的感染風險與防疫漏洞,各醫院也限制探病、陪病人數;林口長庚醫院、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甚至嚴禁探病。實際觀察限制陪病的桃醫,在每一個入口都有專人如臨大敵地替病患量額溫、查旅遊史。

(作者:楊竣傑;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

延伸閱讀: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