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雷」高手,Apple 暗藏的新品與功能都是他們從測試版軟體挖掘出來的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13 日 16:35 | 分類 Apple , iOS , macOS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爆雷」高手,Apple 暗藏的新品與功能都是他們從測試版軟體挖掘出來的


大家都說蘋果新品預測得看郭明錤。確實,這個人稱「地表最強蘋果分析師」的男人,透過供應鏈內線,有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優勢,經常劇透不少蘋果新品。

但比那個男人還強的,還有一群網友稱為 Apple Spelunker 的開發者。

Spelunker 是任天堂經典遊戲,主角為了取得洞窟最下層的祕寶而深入地下迷宮探險。這群開發者之所以獲得這稱號,原因就是和 Spelunker 很像。

▲ 任天堂經典遊戲《Spelunker》。

Apple Spelunker 平時開發各種應用軟體,為 iOS、macOS 生態添磚加瓦。而正常工作背後,是專注於反向工程蘋果各種新系統,嘗試取得蘋果新品的蛛絲馬跡。

近日,他們透過分析洩漏的 iOS 14 程式碼,證實大家關注已久的 iPhone 9 及頭戴式 AirPods。

▲ iOS 14 找到的頭戴式 AirPods 圖。(Source:9to5Mac)

這些郭老師不是有預測到嗎,憑什麼說比郭老師強?

關鍵是,他們的預測,準確率幾乎 100%。

回到 3 年前,看 Apple Spelunker 如何揭開 iPhone X 的神祕面紗

光說無用,不如直接回到 2017 年 iPhone X 發表前,看看 Apple Spelunker 怎麼在各式各樣傳聞中,逐步展示 iPhone X 最真實的樣子。

當時最受關注的是外觀。畢竟從 iPhone 6 開始,正面外觀幾乎沒變過,且是十週年版 iPhone,大家都希望掏出手機時,別人一看就知道。

iPhone X 發表前大半年裡,網路有很多渲染圖、模型機流出。當時傳言的正面設計就有 3 種。

一是一整塊完整螢幕,也就是現在的全螢幕。二是螢幕中間挖個小槽,放置喇叭及鏡頭。三就是瀏海設計了。

▲ 傳聞的挖孔螢幕 iPhone X。

但 iPhone X 的真實面貌,早在當年 7 月,蘋果就藏在大家都想不到的地方:HomePod 的測試版韌體裡。

韌體發表一週後,開發者 Steve Troughton-Smith 從韌體挖出內部代號為 D22 的新 iPhone,並找到配套的圓角瀏海螢幕外觀向量圖。

雖說瀏海螢幕首次曝光並非透過深挖系統程式碼,之前已有不少模型機、渲染圖甚至所謂工廠外洩零件都顯示了瀏海螢幕。但一定程度來說,向量圖出現,基本就確定了 iPhone X 正面設計。

愛開玩笑的 Steve Troughton-Smith 找到向量圖後,甚至擔心蘋果員工會不會有個不好過的週一。

另外,9to5Mac 在消息曝光前後兩個月的報導,不乏 iPhone X 將採用挖槽設計的資訊,關於 iPhone X 的配圖不時也出現一些五花八門的設計。

向量圖曝光後,網站關於外觀的討論基本都繞著瀏海螢幕了,反倒頂部狀態欄應該怎麼改變成為新話題。9to5 Mac 還舉行投票活動。

(Source:9to5Mac)

然而,這話題很快隨著 Steve Troughton-Smith 後來的發現終結。

既然變成全螢幕,為 iPhone 服務 10 年的 Home 鍵也「最佳化」了,那麼互動操作也會不同吧。

對互動這件事,當時有幾個說法:

  1. 雖然 Home 鍵肉體不在,但靈魂還在,全螢幕 iPhone 將有類似「小白點」的虛擬 Home 鍵。
  2. 全螢幕 iPhone 底部會有橫向 Function area,類似現在 Android 底部的虛擬按鍵區。
  3. 利用 3D Touch,並賦予更多手勢操作。
  4. 引入類似 iPad 及 MacBook 觸控板的多指手勢操作。

這些互動預測和硬體不一樣,無法透過供應鏈甚至工廠零件外洩取得,所以全螢幕互動預測一直眾說紛紜,誰也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

▲ 郭明錤報告預測過的 Function Area。

一直到 iOS 11 GM 推出,謎題終於解開了。

Guillherme Rambo 在 iOS 11 GM 發現介面底部的小長條,雖然當時大家都不知道小長條叫什麼,但透過程式碼得知,小長條就是虛擬 Home 鍵的角色,但又結合手勢,功能比 Home 鍵多一點,透過不同方向滑動,可回到桌面,切換應用程式等。

還有 Home 鍵撤除後影響很大的問題,就是怎麼解鎖手機。

這個問題的討論與互動相比沒那麼複雜,就兩種聲音,一是螢幕下指紋,二是臉部辨識。結合當時螢幕下指紋技術的成熟度、分析師預測及瀏海功能判斷,大部分人都更傾向臉部辨識。

但有意思的是,最初從軟體角度找到臉部辨識線索的,同樣不是在 iOS 找到,依然是在 HomePod 韌體。

當時一位匿名開發者在 HomePod 新韌體 BiometricKit 程式碼發現端倪。這部分程式碼負責連結 iPhone 的生物辨識,之前都是一些指紋辨識程式碼,但新版卻包含許多名字有「FaceDectect」(臉部偵測)的新程式碼。

之後包括 Steve Troughton-Smith 等多位工程師,分別在 iOS 及 HomePod 韌體找到更多程式碼證據,證實了 iPhone X 臉部辨識需要多角度登錄、使用紅外線元件及用於行動支付等關鍵資訊。

甚至,發表會前兩天,使用 Face ID 時會出現的小圓臉動畫,也被挖出來了。

那麼十週年紀念版 iPhone 會叫什麼名字?如果按照 iPhone 命名規則預測新 iPhone 並不難,接在 iPhone 7S 後面的話,應該就是 iPhone 8 了吧。

可這款產品既是 iPhone 10 年集大成之作,又有可能是引領未來 10 年的開山作品,命名總得有些不同吧。於是當時 iPhone 的名字,網路流傳有各種版本,到底是 iPhone 8S、iPhone 10、iPhone X、iPhone Edition,還是 iPhone 十週年尊榮特別紀念版?

最終讓人們堅信這款產品名稱就是 iPhone X,還是 Steve Troughton-Smith。他深挖 iOS 11 GM 版,最終在發表會前 3 天,確定當年發表會 3 款新 iPhone 的名字,也就是後來知道的 iPhone 8、iPhone 8 Plus 及 iPhone X,間接證實蘋果將在發表會發表 3 款 iPhone 的傳聞。

至此,iPhone X 的重要部位,幾乎都扒光了。

當然了,Apple Spelunker 挖掘線索的戰績遠不只這些。就拿近兩年的重磅產品來說,包括最新 iPad Pro 將使用全螢幕設計、AirPods Pro 有降噪功能、16 吋 MacBook Pro 邊框更窄這些關鍵資訊,他們也從各種系統一一挖出來了。

這工作甚至比偵探還難

Apple Spelunker 之所以幾乎百發百中,當然都是因為這些資訊的源頭,都來自蘋果本身。但也正是如此,這件事才會十分困難。

蘋果不僅把資訊藏得很深,還會隱藏和偽裝關鍵資訊。想透過解構程式碼發現新品的蛛絲馬跡,不僅要專業有耐性,還需要強大的組織及辨識能力。

Apple Spelunker 中具代表性的 Guilherme Rambo 接受採訪時說過這句話。Guilherme Rambo 因在 macOS 開發第三方 WWDC 支援應用而聞名,但真正讓他知名度大開的,是他近幾年挖出來的大量新品線索。

▲ Guilherme Rambo。

大家都知道,蘋果保密一向嚴格,尤其是供應鏈及產線。但涉及的範圍之廣,以致蘋果很難堵住每個漏洞。

軟體其實也是一樣道理。

Guilherme Rambo 表示,蘋果生態太強大了,iOS、macOS、watchOS、tvOS 互相關聯,支撐整個蘋果硬體及服務系統,各自獨立又互相支援,所以涉及面實在太廣,要滴水不漏幾乎不可能。

但並不代表這件事很簡單,甚至比警察破案更難,因為線索不是直接擺在桌上。Apple Spelunke 面對的程式碼很鎖碎,不僅要讀懂它們,還要善於聯想和歸納。談到如何挖掘線索時,Guilherme Rambo 表示:

大家可能以為我們只要不斷深挖就夠了,其實不是。我的電腦有一個檔案,記錄大量線索。當我遇到猜不出有什麼用的程式碼時,我會把它記下來。如果後來我看到新系統程式碼有似曾相識的內部裝置辨識時,如 D33、J230 等,就會開啟舊檔案重新找尋這些辨識,看看我之前的紀錄,並嘗試找到關聯性。

就如我爆料很多 iPad Pro 的資訊,其實都是經過長時間整理,且線索貫穿多個 iOS Beta 版本。

這意味著挖程式碼不僅要跨系統,還得跨版本。

Guilherme Rambo 還表示,程式碼跟寫文章一樣,不同人有不同風格。要讀懂他人的程式碼,尤其經過偽裝的相當難。Apple Spelunker 經常互相分享成果,雖然大多時候發現一致,但也有時候解讀完全是兩個方向。

為了不走錯方向,走少一點冤枉路,其實他們也常參考產業鏈資訊的預測報告,得到不少幫助:

我覺得能發現這些資訊,不只是我們的功勞,因為經過產業分析後得到的預測,對我們幫助很大。我們經常參考這些資訊,了解蘋果的大致動向,盡可能不朝錯的方向走。

得到的不只掌聲,還有噓聲

有強大的劇透能力,如 Guilherme Rambo 等級的 Apple Spelunker,無論在爆料網站還是自己的社交帳號都相當受歡迎。當然,也要面對很多指責:

大多數人都喜歡我們的工作,認為我們的工作很酷,但也有部分人不這麼想。他們說蘋果發表會對他們來說,原本是期待已久的 2 小時電視節目,然而我們劇透之後,變成 2 小時的廣告。

我尊重他們的意見,但我並不同意。我每次發表會都會看,但我關注的並不是發表什麼,而是蘋果為什麼發表這些新品。這些新品對我、其他消費者有什麼樣的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而這些資訊我們發現不了。

當問到有沒有來自蘋果的壓力時,Guilherme Rambo 表示有,但並不是不准他挖程式碼,而是隨著蘋果各種升級防止逆向工程,要挖掘線索沒有以前容易了。

去年 8 月,Guilherme Rambo 的蘋果開發者帳號被封。這件事在 Raddit 及其他網站引起熱議。不少人懷疑是因為 Guilherme Rambo 的爆料違反開發者協定的保密事項,並表示有可能遭永久禁號。

但兩個月之後,Guilherme Rambo 的開發者帳號就回來了。雖然 Guilherme Rambo 並沒有說明遭封號的原因,但他曾在採訪時透露他和蘋果的微妙關係:

對這些問題,我無法透露太多。但我可以說的是,雖然不是經常,但我們之間確實保持聯繫。且我從朋友得知,蘋果一些員工其實還滿喜歡我的工作,雖然我不知道為什麼。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蘋果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