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 250 億預算力挺!從矽島到太空島,台灣產業新機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4 月 19 日 12:00 | 分類 尖端科技 , 航太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政府 250 億預算力挺!從矽島到太空島,台灣產業新機會


台灣在半導體與機械工程擁有相當強大的技術與應用能力,未來太空產業將會以此為基礎發展,惟人才還是未來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衛星大展 Satellite 雖已舉辦多年,但今年台灣國家太空中心首度參加設立展示攤位,帶著台灣廠商一起向全球宣示進軍太空產業的強烈企圖心。

根據統計,目前全球太空產業只有 1 成的產值是在天上,其他的包含基礎建設、不同分類應用、終端等,都是在地上,「地面商機」才是太空產業最關鍵、最主要的獲利來源,也是台灣太空計畫中最重要的商機所在。

搶太空市場  對接矽谷人脈與廠商

這次隨著國家太空中心一起前往的業者,包含了發射服務業者廣碩系統、衛星天線老字號企業芳興科技、雷達衛星設計業者創宇航太、太空設備防凍潤滑材料供應商宏誠動力,以及張量科技等。雖然說像廣碩或者是芳興先前都曾自行參加衛星展,但這次是希望能透過太空中心的力量,對接更多包含台灣在矽谷的人脈以及重要廠商。

在幾天的行程中,太空中心主辦或協辦了幾場座談會,包括在矽谷與經濟部科技組同仁共同參與的創新投資會議,及華府智庫「全球台灣研究中心」所舉辦的美中台太空競爭與人才發展的議題,都獲得了相當大的關注。

國家太空中心副主任余憲政指出,除了要幫助業者抓到更多訂單,也透過與 SpaceX、OneWeb、Maxar 以及 Trident Space 等重要公司的溝通,尋求台灣太空產業未來該走的方向。

台灣已經把太空產業定為未來重點發展項目。總統蔡英文在 2019 年宣示未來 4 年將全力發展航太產業,並預計在 2030 年前成為全球航空與衛星產業的零組件、次系統或相關服務的重要聚落。

政府大力加持  要發展為重要聚落

國家太空中心更宣布透過第 3 期國家太空計畫,自 2019 年起至 2028 年止 10 年,共將投入 251 億元,建立台灣衛星完整供應鏈,進軍全球太空產業。除了發展衛星以外,也規劃外太空探索與科學創新計畫,帶動學研界創新發展,挑戰外太空科技,根據太空中心提供的資料,有多達近百家的業者會共襄盛舉。

余憲政指出,未來商用火箭的許多關鍵半導體技術,台灣業者都會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說 SpaceX 的火箭與衛星所使用的關鍵零組件,有相當大的比率是由台灣業者供應,而這些供應鏈基礎的建立,來自於特斯拉所建立的車規供應鏈基礎。

他進一步解釋,雖然過去衛星有所謂太空規格的需求,但未來商用火箭與衛星的發展將以低軌系統為主要發展核心,這方面對於太空輻射或者是溫差的耐受規格要求就會低很多,過去台灣在工規或車規零組件的生產技術能力就可以滿足這方面的應用需求。

而隨著小型衛星的發展,台灣多種半導體設計與製造、感測元件、衛星框體包裝、衛星模組設計、天線模組設計業者都能夠參與其中,帶動更多市場空間;同時,隨著晉陞這種本地火箭發射技術公司的發展,未來承接小型衛星的訂單,從設計到發射都可以在台灣完成,讓台灣未來不只是矽島,更將成為太空產業島。

根據太空中心委託金屬工業中心航太小組的調查,2019 年台灣與太空產業相關的業者總產值已經高達台幣 3,300 億元,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基於 GNSS(全球導航系統)的晶片或方案業者,這方面超過台幣 3,000 億元,衛星以太空中心的預算為主,1 年約 15 億元,而地面設備的業者規模則可達 65 億元,至於火箭發射則約為 1 億元。

從國家戰略層級來看,台灣已經成為美國印太戰略重要一員,太空或衛星相關的技術,其實與現代軍事發展息息相關,為確保國家安全,不可忽視。

尤其,太空產業也有許多國際組織共同推動,過去因為台灣政治因素,台灣要進入相關的組織難度不低,這也相對限縮了台灣對於現有技術和趨勢的能見度;不過,近年來與美日的關係日漸緊密,相關太空計畫的推動,現在有了更可靠的助手。

▲ 台灣自行發展火箭酬載能力,其實也對未來國家太空計畫幫助極大。(Source:國家太空中心

結合高科技實力  將創造更高能量

而從產業面來看,太空科技所發展的材料或者是運算技術,往往都成為重要產業科技的領頭羊。所謂太空科技和日常生活已愈綁愈緊,比如說為了太空船導航、通訊發展出來的半導體技術,都在 PC、手機等主流運算架構中生根茁壯;衛星所使用的太陽能板已經成為目前熱門的新能源生產介面;甚至家中的微波爐,也是過去衛星通訊技術發展的副產品。

太空中的 GPS 衛星和我們手機的個人定位與導航緊密結合,像是寶可夢遊戲,以及地圖導航,甚至近來熱門的點餐外送服務等關鍵應用,都離不開 GPS 定位科技。

雖然太空產業對一般人而言相當遙遠,但實際上,太空產業仍然包含很多基本的產業結構與技術產品,比如說精密機械、半導體、通訊、天線、處理器運算架構等,最大的差別在於太空科技必須結合更多跨領域的人才與技術才有辦法達成,而不是單一領域應用。

對台灣而言,許多高科技領域已經形成非常完整的聚落,若太空產業能形成台灣產業聚落的一部分,也等同增加未來人才的就業選擇與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很多時候都只是幫助別人終端成功應用的一個推力,在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客戶吃肉,台灣業者只能喝湯,而且還要看客戶的臉色。太空產業能結合既有高科技產業的研發與創新能量,有機會創造出更多獲利空間。

不過,台灣要發展太空產業,仍存在許多挑戰。業界私下表示,台灣在發展太空科技時,還是過於以科技或產業的角度來看,雖然會有預算幫助產業推動某些計畫,但更重要的國際層級太空計畫發展卻沒有太多動作。

另一方面,台灣太空計畫主導者在位階上也偏低,像太空中心,屬於政府捐助財團法人的下層機構,對外對內都沒有太多話語權,許多產業布局都只能被動接受,而無法由太空中心的專家主導推動,使得不少政策在發展過程中遭遇到效果不彰的問題。

人才適時補位  創造就業新機會

在人才方面,目前包括交通大學、清華、中央以及陽明 4 所大學成立太空科系或者是學程,每學期研修相關學程的學生可達 300 人次;而台灣唯一的太空工程與科學研究所在中央大學,所長趙吉光本身就研發了不少衛星相關技術,比如說福衛 5 號中的電離層探測儀就是出自其手。

趙吉光表示,台灣工程人才非常多,但很多沒有流到太空產業,主要是目前太空產業還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畢竟政府對產業布局與相關法規的制定還不夠完整,很多時候太空業者只能自行摸索前進,比如說晉陞,就沒有得到國家資源。

另一方面,國外學術單位和產業結合得很緊密,有時甚至是由教授帶頭,並透過學校主導創業,台灣卻總是把圖利兩個字擺在類似模式上,自綁手腳,很難鼓勵由學術界引領的產業創新;但若能克服這些問題,趙吉光認為,台灣太空產業將大有可為。

(本文由 財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國家太空中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