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已宣判出局」的智慧穿戴裝置將敗部復活,搭著 5G 改變你的人生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10 日 10:00 | 分類 xR/AR/VR/MR , 穿戴式裝置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一款「已宣判出局」的智慧穿戴裝置將敗部復活,搭著 5G 改變你的人生


5G 新時代,最有可能為人類生活帶來顛覆性變革的智慧裝備,將是一款「已宣判出局」的智慧穿戴嗎?

距離 5G 開台的日子愈近,智慧生活由想像變現實的期待也愈高。以無所不在、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為基本特徵的 5G,究竟將對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哪些改變?

「價值溢出感」可能是率先會出現的體驗。

當 5G 商用服務在台灣正式上路,由於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順暢通訊,於是科技嘗鮮者換新 5G 手機開始用 5G 上網,喜歡上網追劇或玩遊戲的人,也會覺得速度比以前快,因而產生「多出來」的享受感。

只是,網速變快帶來的滿足,隨著時間日久,能獲得的滿意效用日減,正所謂「邊際效益遞減」。

5G 還能炸出什麼酷炫的應用與體驗?

早於 3 月 27 日正式啟動 5G 商用服務的日本電信公司軟銀(Softbank),創新應用著實開啟了這項新科技的想像力。

與設備商合縱連橫多年的軟銀 5G 實驗室,行銷戰略聚焦 VR、AR、FR(自選視角觀賞影像)、遊戲四大方向力拚 5G。

以新式娛樂享受「FR SQURE」為例,軟銀找來國民女子偶像團體 AKB48 助陣,取得其第 57 首新曲《感謝失戀》(失恋、ありがとう)的播映授權,製作一部「多視角 MV」。

▲ 軟銀 5G Lab 體驗區。(Source:軟銀

用戶觀看時,螢幕畫面右側有 18 位美少女成員圖像,能夠自由任選 3 名成員,欣賞特別以該成員為主角拍攝視角的表演。如此客製化,完全不同於以往 MV,所有人只能看同樣決定好的內容,對粉絲而言更貼心,透過 5G 能依照自己的意願,專注追逐自己偶像的身影。

再如「AR SQURE」可在 3D 投影出與真人同比例的藝人,用戶能和喜歡的藝人進入同空間拍照、一起共舞拍影片,虛實合一的影像並能直接分享到社群。

放眼未來,若要讓人們對 5G 持續有感,智慧眼鏡則是公認最殺的利器。這項一度難登大雅之堂的科技裝備或將捲土重來,令更多天馬行空的想像變成現實。

這項智慧裝置將敗部復活,幫助 5G 體驗落地

「3、5 年之後 5G 環境變成熟,我們可能迎來智慧眼鏡元年」,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大膽設想,迎接 5G,最快令人們覺得「這世界變化快」的將是「智慧眼鏡」。

理由是所有穿戴設備裡,眼鏡是除了手機,唯一八成台灣人每天最常「穿」在身上的物品,夠普及。眼鏡銷售量也持續穩定增長,調查顯示,全球眼鏡市場規模預計到 2023 年超過 1,400 億美元。

像智慧手機,智慧眼鏡除了可視訊通話,還有獨立作業系統,可安裝各種 App,透過語音或動作操控添加日程、地圖導航、拍攝照片和錄影等,並可無痛銜接 AR、VR 虛擬實境。

智慧眼鏡的優勢,在於同時可觸達人類的視覺與聽覺這兩者,未來可能成為重要的人機互動入口,是最具「科幻色彩」的可穿戴式設備。

5G 新時代,極有可能發生的智慧眼鏡應用場景會是這樣的:當你走在路上,迎面而來某位很眼熟的人,但一時想不起來對方的名字,智慧眼鏡此時便貼心在視線前方跳出這個人的姓名、聯絡資訊,並及時告知過往曾經跟他有過的互動,完美救場。

更有甚者,人們可以根據不同場合的需求,更換不同智慧眼鏡配件,比如開車專用的智慧眼鏡,與走路和搭乘捷運時戴的不一樣。「原本笨笨的眼鏡,再也不笨了」,林之晨說。

智慧眼鏡最知名的產品,是 5 年前 Google 推出的「Google Glass」,最後以失敗告終,但林之晨認為,失敗的主因是當時的網路環境和相關應用不夠完善,尚無法支持智慧眼鏡這類型的產品。如今 5G 來了,智慧眼鏡可望敗部復活。

事實上,眾多科技公司也已重新將開發的目光投向智慧眼鏡。

針對武漢肺炎疫情,Epson 飛快開發出 Moverio 智慧眼鏡搭載熱成像技術,可將人像以顏色及體溫顯現於智慧眼鏡,讓防疫人員便於配戴,並以巡邏方式加強防疫戒備。

亞馬遜的 Echo Frames 造型與《蜘蛛人》彼德派克戴的黑框眼鏡相似,不同的是眼鏡內建語音助手 Alexa。健身眼鏡也愈來愈流行,例如 Vue 智慧眼鏡,能在鏡片顯示行走步數等資料。微軟也一直在醫療保健、工程、甚至執法領域積極地行銷 Hololens。

即便是 Google Glass 也再接再厲推出企業版 2,強化機器學習技術,華為則與時尚眼鏡品牌 Gentle Monster 聯合設計的智慧眼鏡,聰明到連眼鏡盒也不只放眼鏡這麼簡單,還「兼職」充電器,不必擔心電池續航力。

眼鏡一旦智慧化,從視野到人生,均將出現大變革。翻天覆地的程度,或許不亞於智慧手機問世後的衝擊度。

(本文由 遠見雜誌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Googl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