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和 macOS 之外,那 1% 奇葩作業系統背後的故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05 月 10 日 12:00 | 分類 macOS , Windows , 科技趣聞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Windows 和 macOS 之外,那 1% 奇葩作業系統背後的故事


對筆者這代人來說,與網路的交集是從 Windows 開始。伴隨著經典的開機音樂,藍天白雲草原出現在眼前,這是每次上網前的儀式。

毫無疑問,PC 桌面作業系統已經是 Windows 和 macOS 的天下,還有不到 3% 的市占率留給開源 Linux。

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在這些主流 PC 作業系統外,還有不少小眾卻特立獨行的桌面作業系統,有的可能由一個「瘋子」開發,有的一度有望走向主流,都是組成網路歷史的有趣拼圖。

今天要說的,就是剩下那 1% 作業系統背後的故事。

TempleOS:為上帝開發的作業系統

這是上帝的神殿,就像所羅門聖殿一樣。這是一個供奉上帝,並徵詢上帝旨意的社群中心。

這段話不是出自聖經,而是名叫 TempleOS 的桌面作業系統簡介。Temple 的中文意思就是「聖殿」,顧名思義,這是一個以「聖經」為主題的作業系統。

這個作業系統的所有元素,幾乎都與《聖經》及上帝相關的宗教文化有關。

打開 TempleOS 介面,螢幕中央會出現一把利劍和一把天平,有人猜測這是取材於正義女神像手持的劍與天平。

當你按下 F7,就能接受「God Word」,其實就是隨機彈出《聖經》裡的單詞,而 Shift+F7 就能打開《聖經》的段落。

F6 則掉出一段類似 8bit 音樂的旋律,據說這是上帝的歌聲。按下 Shift+F6 則能看到「上帝的塗鴉」。

雖然 TempleOS 誕生於 2013  年,但畫風卻像 1980 年代的畫素遊戲,只有 640×480 16 色解析度,跟微軟早期 MS-DOS 有點類似。

這不是開發者技術能力不行,而是程式設計師 Terry Davis 有意為之。Terry Davis 表示這是上帝的旨意,因為這讓孩子更容易為上帝作畫,「這是和割禮一樣的聖約」。

就連桌面的文件系統也叫「紅海」(Red Sea),系統的程式語言則叫 Holy C,這是 Terry Davis 透過基於 C 和 C ++ 改編的程式語言。

不只自創程式語言,TempleOS 總共超過 12 萬行程式碼,都是 Terry Davis 一個人花了 10 年寫出來的,且還是當時十分先進的 64 位元作業系統。

這樣的程式碼數量,大概與 Photoshop 1.0 相當,這在 IT 產業已算不小的奇蹟,相當於一個人蓋一棟摩天大樓。

說 Terry Davis 是電腦天才並不為過,Terry 從小接觸程式語言,小學開始使用 Apple II,1994 年獲得亞利桑那州立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跟很多狂妄的天才一樣,Terry 自稱為「有史以來最聰明的程式設計師」。

▲ Terry Davis。(Source:Terry A. Davis / Public domain)

Terry Davis 最終沒有成為下一個比爾蓋茲,最大的阻礙便是「上帝」,用凡人的話說,他罹患了思覺失調症。

1996 年開始,Terry Davis 開始出現幻覺,認為被外星人和政府監控。他很快就不能正常工作,只能長年待在父母家中,與一隻鸚鵡作伴。

直到 2003 年,Terry Davis 突然聲稱收到上帝的旨意,要為上帝打造一個作業系統當作祂的聖殿,此後 10 年 Terry 一頭栽進屬於上帝的作業系統。Terry Davis 堅信 TempleOS 會被矽谷的網路巨頭接納,一直存在千年。

儘管 TempleOS 可說是個「瘋子」開發的作業系統,可當 Terry Davis 在 2018 年去世時,不少程式工程師都在悼念他,也不否認Terry 擁有頂尖的寫程式功力。

某種程度 Terry Davis 就像集天才與瘋子於一身的藝術家,用極致的技術將心中的世界表現出來,彷彿程式設計師版的梵谷。

如果世界末日來臨,你需要怎樣的作業系統?

如果你認為 TempleOS 已經夠瘋狂那就錯了,另一位程式設計師 Virgil Dupras 雖然沒有收到上帝的指令,但依然想用一個作業系統為人類文明打造諾亞方舟,以對抗世界末日。

這個專供末日世界使用的作業系統叫 Collapse OS,只有簡易功能,卻幾乎可以在找到的任何硬體執行,Dupras 表示

我們要求它必須有夠廣的泛用性,並且能在任何環境下執行。然後我們看中了 Z80 微處理器,這可能是大部分人最容易找到的硬體。

Z80 是一顆 8 位元微控制器,在 1974 年由 Zilog 推出。據 Dupras 介紹,之所以選用 Z80 ,是因為投產很久,並廣泛用於大量電子裝置,即便拾荒者也能輕易蒐集。

這意味著當人類處於末日環境,只要倖存者擁有基礎的程式語言知識,從廢墟找到含 Z80 微處理器的裝置,就可以執行 Collapse OS。Dupras 已成功讓 Collapse OS 在一台 1988 年上市的 16 位元經典遊戲機 MegaDrive 執行。

Dupras 之所以要開發這作業系統,是因為他認為全球供應鏈在 2030 年前就會面臨崩塌,由於電子產品複雜的供應鏈體系,崩潰人類文明將回到「低技術」樣貌,可能幾十年無法恢復到現在的科技水準。

(Source:pixabay

而一個就地取材編寫程式的作業系統,有望讓瀕臨崩潰的人類文明更快恢復到資訊時代的程度。

儘管 Collapse OS 的設想很美好,但可行性遭到不少質疑。有人指出,當末日來臨,就連託管 Collapse OS 原始碼的 GitHub 也會當機,更別說這個作業系統了,而且從廢棄裝置和零件組建新的系統並沒有想像容易。

Dupras 也承認 Collapse OS 還有不少缺陷,他表示只有在特定崩潰程度下這個系統才能奏效,太輕微的災難人類不需要,太嚴重的災難也無能為力。

目前看來,Collapse OS 的確有些雞肋,但當人類再遇到一次類似當年隕石撞地球的災難,要怎麼存活並恢復現有的科技文明,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差一點成為蘋果作業系統 ,讓賈伯斯回不了蘋果

很多人都知道,蘋果 1996 年收購了賈伯斯創辦的 NeXT,這不僅讓 NeXTSTEP 成為未來 MacOS X 的基礎,更讓賈伯斯回歸蘋果,造就之後的種種神話。

1996 年蘋果處於破產危機,為 Mac 電腦開發的新系統 Copland 卻十分不穩定,最終放棄,蘋果轉而收購成熟的作業系統。

除了 NeXT,當時蘋果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同樣由蘋果前高層 Jean-Louis Gassee 創立的 BeOS。

BeOS 完全符合蘋果的要求,這是少數可在 Power Macintosh 執行的非蘋果作業系統之一,且穩定性和流暢度都優於當時的蘋果作業系統。

《BeOS Bible》一書作者 Scot Hacker 認為, BeOS 同時擁有 Mac 的優雅和 Unix 的強大,而 Mac 到好幾年後才達到同樣水準。

Scot Hacker 曾在 2001 年比較 BeOS 和 OS X 系統。發現很多方面 BeOS 依舊占上風,比如涉及多執行緒和多任務處理時,規格較低的 BeOS 裝置要比高規格的 OS X 裝置還快一量級。

蘋果何嘗不知道這是優秀的作業系統,BeOS 實際上是當時蘋果的第一選擇,出價也從開始的 1.2 億美元提高到 2 億美元,然而 BeOS 想要的價格卻是 3 億美元,雙方不歡而散。

在求 BeOS 而不得的情況下,蘋果才找到「備胎」NeXT,最終以 4.29 億美元收購 NeXT,或許蘋果還在後悔當初應該咬牙將 BeOS 拿下。

就這樣,BeOS 與蘋果失之交臂,兩者的命運都因此改變,卻走向不同的極端。

雖然 BeOS 用戶體驗優秀,卻始終沒有在市場獲得成功。2001 年被 Palm 收購後不久,也走到生命盡頭。儘管後來 BeOS 被一些粉絲以 Haiku 的名義復活,但早已不復當年勇。

如果當年蘋果收購的是 BeOS ,今天會是什麼模樣?

曾讓美國忌憚的 TRON

無論 PC 還是智慧手機,主流幾個作業系統都出自美國科技公司,其他國家想動搖這些作業系統的地位有多難,30 多年前日本作業系統 TRON 就體會過。

TRON 最初是東京大學教授坂村健發起的計畫,旨在「為全社會的需要創造一套理想的電腦結構和網路」,TRON 也被日本人寄予擺脫微軟壟斷的厚望。

當時坂村健已意識到,網路可能會成為未來社會的「水電煤」。

基本軟體,就是軟體的平台,是資訊化社會的基礎,就如水與空氣。

1980 年代中期,以 TRON 為內核的電腦作業系統基本成熟,從桌面系統 BTRON、用於通訊設備的 CTRON,到家用電器和汽車的 ITRON,日本已經擁有一套完備的自主研發作業系統體系。

▲ 執行 BTRON 的個人電腦。(Source:XahLee.

而 TRON 系統都開源,意味著如果這套系統市場接受,很可能對微軟 Windows 造成不小衝擊。

但還沒等 TRON 和 Windows 一決雌雄,美國就以「不公平貿易」為由將 TRON 扼殺在搖籃裡,而採用 TRON 的美國企業也將受到打擊,所以 TRON 很快就退出 PC 市場。

雖然 TRON 在 PC 市場折戟,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成為全球終端數量最多的作業系統之一,遍布手機、家電、汽車等數十億電子裝置,影響我們生活的各方面。當年的老對手微軟,也於 2003 年宣布加入 TRON 陣營。

從去年開始,因為一些外部因素,華為自主開發的鴻蒙作業系統受到極大關注。TRON 的經歷,或許也能為其他中國作業系統提供一些啟發。

紅旗 Linux:昔日中國作業系統的旗幟

中國的 PC 作業系統,和 TRON 從 0 到 1 做輪子不同。中國作業系統基本都是基於開源的 Linux 核心開發。

眾多中國作業系統中,紅旗 Linux 最具代表性。紅旗 Linux 1.0 誕生於 1999 年,最開始是中國出於資訊安全考慮,主要供政府機關單位使用。

也正因如此,早期紅旗 Linux 完全不愁訂單。2001 年北京市政府桌面作業系統產品正版軟體採購競標,成立不到兩年的紅旗 Linux 還從微軟手中搶到訂單。

除了政府訂單,IBM、戴爾、惠普等 PC 廠商為了節省成本,也曾在產品預裝紅旗 Linux ,到 2001 年 7 月,紅旗與 PC 廠商的 OEM 協議超過 100 萬套。

▲ 紅旗 Linux 6.0 桌面。

很快紅旗 Linux 就占據中國作業系統市占率第一名,然而這成績並不是因產品體驗,相反地糟糕的用戶體驗為紅旗 Linux 後來的命運埋下伏筆。

財新網報導,很多使用者拿到預裝紅旗 Linux 的電腦後第一件事,就是格式化然後重安裝 Windows 作業系統。跟擁有成熟應用生態的 Windows 相比,紅旗 Linux 完全不是對手。

2014 年 2 月,研發紅旗 Linux 的中科紅旗發布清算公告,宣布公司正式解散,也是從這年開始,一票中國作業系統冒了出來,但很多只是為了政府補貼而來,甚至還出現麒麟這種換皮產品。

很難說這些中國作業系統如果體驗更好,就能動搖 Windows 的地位,這也是大多數小眾作業系統的命運,幾家巨頭龐大的用戶量和應用生態,是難以逾越的城牆。

但無論 PC 還是智慧手機,那些 Windows 和 macOS 之外、Android 和 iOS 之外的小眾作業系統,都讓整個網路更生機勃勃。

為小眾作業系統留下一些生存空間,也是給予創新和變革的種子更多生根發芽的機會,否則網路的未來就太無聊了。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