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螢幕手機市場並不存在,iPhone 12 mini 來了也沒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1 月 08 日 0:00 | 分類 Android 手機 , Apple , iPhone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Loading...
小螢幕手機市場並不存在,iPhone 12 mini 來了也沒用

iPhone 12 mini 發表後,小螢幕愛用者的歡呼聲更高了。

單手極致握持體驗,小巧輕便的機身,便攜性可說是「獨孤求敗」,iPhone 12 mini 簡直是小螢幕愛用者心中的「白月光」。可是 2,227mAh 電池容量和單卡勸退了不少人,還有不少高喊「小螢幕萬歲」的人,嘴上說想要身體卻很誠實,轉頭買的是 iPhone 12。

喊了那麼多年小螢幕手機,到底是真剛需還是偽需求?

「小」螢幕手機的前世今生

小螢幕手機其實是偽概念,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討論的小螢幕手機,當年也是大螢幕手機。經過功能機時代的人都知道,當年手機螢幕 2.4 吋已算大,3 吋簡直是大螢幕中的大螢幕。

▲ 這些才是真正的小螢幕手機,iPhone 不算。(Source:Unsplash

初代 iPhone 橫空出世,有個非常大的賣點就是砍掉實體鍵盤,把空間留給 3.5 吋大螢幕,讓螢幕顯示和觸控面積達 2.4 吋手機的 2 倍左右。

為了突出大螢幕優勢,賈伯斯還在發表會重點介紹「大螢幕的 iPhone」體驗有多優秀,「小螢幕的友商手機」體驗有多落後。

▲ 當年 3.5 吋 iPhone 主打賣點之一就是比其他手機更大的螢幕,可承載影音和瀏覽體驗。(Source:Flickr/Josh Hallett CC BY 2.0)

市場數據是檢驗產品的最好標準,隨後幾年手機銷售數據證實,大螢幕手機果然備受消費者喜愛。哪怕很多人購買 3.5 吋 iPhone 前認為砍掉實體按鍵擴大螢幕是極其愚蠢的決定,也不影響他們體驗 3.5 吋大螢幕 iPhone 後直呼「真香」。

正是看到「大螢幕」帶來更優秀的體驗,很多廠商開始把手機螢幕尺寸越做越大,4 吋、4.3 吋、4.7 吋、5.2 吋,一路飆升到 7 吋左右,從市場回饋來看,消費者很買帳。

這是顛覆很多人認知的事,你以為的小螢幕手機,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小螢幕手機,曾經也是大螢幕手機,往大螢幕發展才是智慧手機的「初心」。

螢幕越大體驗越好?

到了智慧手機時代,手機不再是單純的通訊工具,更是一台掌上閱讀器、電影院、遊戲機和相機。智慧手機誕生前,手機本質只是較簡單的訊息收發器,核心功能是基礎通訊,接打電話、收發簡訊和低品質的圖片傳輸是人們最常用的三大功能。

一塊面積小、畫素低的名物已可承載這些功能,畢竟手機拍照還較模糊,通訊基本靠電話,文字傳輸靠簡訊和 2G 時,搭配清晰的大螢幕是種商業意義的浪費。

直到手機變成綜合訊息的輸出和輸入點,一切發生了變化。

iPhone 誕生後,人們對手機的認知發生變化,發現原來手機可承載那麼多功能,玩遊戲、追劇看電影、拍照、讀電子書,「不掉線」社交等都可以,於是手機的基礎通訊功能逐漸邊緣化,現在很多人一個月打不到一通電話。

這些全新功能承載和傳輸的資訊容量,對基礎通訊的訊息容量而言是爆炸式增長,2 吋小螢幕承擔不起辛苦工作,螢幕變大變清晰可說是必然的選擇。

近幾年除了 Nokia 偶爾打懷舊牌推出一兩款支援 4G 的 2.4 吋螢幕手機,幾乎看不到小於 4.5 吋螢幕的智慧手機了,甚至為了更大螢幕,華為三星等廠商還推出摺疊螢幕手機。

隨便一搜,各種平台有不少想要小螢幕手機的消費呼聲,大多說得異常堅決,小螢幕手機多好多好等等,但如果真的有廠商相信這些話,大筆投入做小螢幕手機,一定會哭出來。

那些喊著要 iPhone 12 mini 的人,百般糾結之後還是買了 iPhone 12,喊著要小螢幕 Android 手機的人,相當一部分人說下次一定會買──小螢幕手機的確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不足的地方未必明顯超過大螢幕手機,說到底還是消費者的感性輸給了理性。

消費者的嘴最會「騙人」,就像 iPhone 6 變成圓角邊框後許多人懷念賈伯斯的方正時代,這種聲音網路從未消失,結果 iPhone 12 發售還沒多久,就有相當多 iPhone 12 直角邊框「割手」評價傳出。

賈伯斯有句名言,「消費者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句話在某些情況下非常有道理,放到小螢幕手機這件事也成立。

解構真實需求,沒有所謂小螢幕手機

消費者說想要小螢幕手機的時候,到底想的是什麼?讓我們用理性思維解構言外之意。

  • 極致的握持感:單手握持難度不大→寬度窄、厚度薄。
  • 小巧便攜:可輕鬆放入各種地方→寬度窄、厚度薄 、重量輕、高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 智慧手機:有影音娛樂攝影社交等→螢幕影音體驗要有保證、電池續航要有保證、社交通訊要有保證→大螢幕、大電池、雙卡、5G。

是不是充滿矛盾?

說白了,一個人說想要小螢幕手機,其實是想要寬度窄、厚度薄、重量輕、高度控制在一定範圍內且螢幕大、續航時間長、雙卡全網通 5G 的拍照旗艦智慧手機,小螢幕手機只是偽概念。

▲ 幾乎可 100% 預測,賣得更好的一定是左邊的 iPhone 12。(Source:蘋果

如果小螢幕愛好者真的只在乎手機尺寸而捨棄高容量資訊輸出和輸入,Nokia 也許還會是手機「大廠」。市場事實卻是哪怕僅犧牲一部分影音體驗的小螢幕手機,都很難和同品牌大螢幕手機銷量一樣。

不是手機廠商不想在小螢幕手機下工夫,而是他們聰明,知道消費者的話不可全信。

「真小螢幕手機」會是什麼樣子?

理論上真小螢幕手機存在,可輕鬆單手握持的機身,7 吋螢幕的影音體驗、6 個鏡頭百倍變焦的攝影系統、幾天一充的續航時間等等,但目前的技術做不到。

有人可能會說,不是有摺疊手機嗎,可是目前來講,摺疊手機也不滿足「真小螢幕手機」的標準,無論厚度還是重量都談不上「小」。

▲ 並不小,也不薄。

如果再解構,從純需求角度分析,使用者要的甚至不是手機,而是一種或多種更便攜、影音體驗更好、拍照效果更好、續航能力更好的智慧裝置,滿足更多需求。

很顯然,手機這種形態已無法滿足這些需求,只有靜待技術突破,新形態產品出現的那天。

(本文由 愛范兒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蘋果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