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讓人屏息凝視著迷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0 年 12 月 13 日 0:00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史上最清晰的太陽黑子圖像,讓人屏息凝視著迷


雖然夏威夷的井上建太陽望遠鏡(DKIST)還未完成,但在今年 1 月 28 日拍攝的第一張黑子圖像已經是有史以來最清晰的太陽黑子,黑子強烈活動的細節令人屏息凝視。DKIST 所拍攝太陽表面的磁場結構可以小至 20 公里,太陽黑子解析度是以前的 2.5 倍。

▲ 大部分的太陽表面是圍繞黑子周圍的米粒組織,每一個米粒組織都是對流的單元,中間的熱電漿上升,在冷卻時會游移至邊緣,然後回落到太陽表面,典型的米粒組織很大,一個約有1,500公里寬。(Source:NSO / AURA / NSF)

太陽黑子所在位置的太陽磁場特別強,恆星的正常對流活動受到抑制。因為磁力線阻止了熱電漿從內部升起,所以黑子的溫度比周圍的溫度約低三分之一,看起來也更暗。

當這些磁力線斷裂、纏繞及磁重聯時,會釋放出大量能量,產生太陽閃焰和日冕噴發。這些來自太陽的強烈的電磁波可能會破壞地球的衛星通信、導航,嚴重時甚至會破壞電網(雖然很少發生),因此,科學家非常熱中研究黑子。這張圖像的區域全長約為 16,000 公里(地球直徑 12,742 公里),當科學家利用 DKIST 為該區域成像時,能追蹤約 100 秒內短時間的精細結構的變化(參考上方的 gif 動畫)。箭頭指出了在本影點(UD)和半影顆粒(PG)經常觀察到狹窄的暗線。研究人員表示:透過模擬磁對流數值,狹窄的暗線是磁場強度較低的區域強烈上升氣流的結果。磁對流數值模擬,可預測明亮的 UD 和 PG 的狹窄暗道,這是磁場強度。DKIST 的分光偏振儀器將允許詳細分析這些小型特徵,並與模型預測互相比較。

科學家希望更了解太陽活動,並改善預測太空天氣的能力。

(本文由 台北天文館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