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訊,12 月 10 日晚上 9 時 19 分發生芮氏規模 6.7 地震,中部以北及宜蘭都有 4 級以上震度,突如其來的地震讓許多人惶惶不安。當地震時間發生在夜晚,你我可能都在睡夢中,這時警覺性比較差,地震來襲的瞬間該怎麼辦?專家蔡宗翰表示,地震來臨時,留在床上相對安全;記得翻身採趴跪姿,用枕頭保護住頭頸。《科技新報》取得授權轉載,以下是他的見解。
1999 年 921 集集大地震發生在凌晨 1 點 47 分、2016 年高雄美濃地震發生在 2 月 6 日凌晨 3 點 57 分、以及 2018 年花蓮地震發生在 2 月 6 日晚上 11 點 50 分,這三起造成台灣全島感受到搖晃的地震都發生在半夜。
當晚上睡覺時,人的警覺性與行動力比較差,那地震來襲的瞬間該怎麼辦?
到底是要待在床上?還是下床躲到床的旁邊?
床上?床邊?
我們來看幾種可能性:
- 當物品掉落、家具翻覆,無論床上或床邊,你被東西掉落砸傷的機率是相同的。
- 你下床時可因為建物搖晃的關係,不小心一滾結果滾很遠,甚至撞到家具或牆角。
- 就算你成功躲到床旁邊,但別忘了,床舖會移動,你留在床上不會被床舖撞到。但若你滾到旁邊,你就會因為床鋪移動而造成你受傷,尤其床通常比較重,當床移位時衝擊力量一定很大。
地震來臨時,留在床上相對安全。記得翻身採趴跪姿,用枕頭保護住頭頸。
其實,面對災難意外隨時會發生的情況,與其急著做各種應變,事前的準備更重要。而準備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你在地震驟然發生時,什麼都不用做。
什麼都不用做?
對!什麼都不用做!
在不考慮建築物倒塌的情況下(因為若建築物真的倒塌,任何避難或逃生對策都沒有用),地震發生時很多人是被倒塌的大型家具或從高處掉落的物品砸傷,而如果你睡覺的臥房去除掉了這些東西,就不會在地震來襲的瞬間慌了手腳,因此,你睡覺的臥室的布置,一定要考量到地震發生的可能。
先被搖醒?還是先被砸傷?
我們一家三口每天睡覺的地方,因為夜晚睡覺時的警覺性與行動力比較差,所以我刻意讓房間只有床墊、枕頭、棉被、一般燈具、落地窗內有窗簾,沒有任何其他可能倒塌的大型家具或從高處掉落的物品,因為我真的不知道,地震來的時候,自己和親愛的家人是會先被搖醒,還是先被砸傷?
能把防災觀念用來保護家人是件幸福的事,讓家人每晚都能睡得安心安穩,更是我的責任。
(作者:蔡宗翰,高雄市政府消防局火災預防科股長;本文由 蔡宗翰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