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主要的半導體供應商正極力解決晶片荒問題,晶片短缺帶來的衝擊已經從汽車產業延伸至家電等消費產品。經濟學家認為,隨著情勢惡化,恐導致經濟成長放緩,並且產生暫時性的通貨膨脹。
高盛(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預估,晶片短缺問題在今年將轉化為通貨膨脹稅,衝擊美國 GDP 的 0.5%,同時受晶片荒影響的商品價格恐上漲高達 3%,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則提高 0.4 個百分點。
另一位高盛的經濟學家 Spencer Hill 認為,儘管晶片荒對 GDP 成長和工業部門的影響相對和緩,今年的重點產品必定會受到通貨膨脹影響,雖然短缺問題不會造成今年經濟大衰退,但影響甚鉅。
半導體地位儼然變成「新石油」
Hill 繼續解釋,雖然半導體僅占美國總產量 0.3%,卻占 GDP 的 12%,短缺問題也導致今年汽車產量減少 2%~6%。最近,汽車製造商 Stellantis NV 表示要裁員,Volvo 也會關閉部分工廠,直到情況得到解決。
TS Lombard 經濟學家 Rory Green 認為,隨著世界變得越來越緊密,自動化、綠化甚至每單位的 GDP 成長都跟半導體脫離不了關係。他將半導體稱之為「新石油」,來說明中斷對全球造成的劇烈影響,半導體產業鏈中斷,帶來的連鎖反應將日趨明顯。
Hill 預估,隨著今年底和 2022 年供應增加,通貨膨脹應該不會持續太久,但是短缺會使今年重大產品將保持漲價狀態。
(首圖來源:freep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