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馬遜今年封殺中國跨境大型賣家帳號浪潮仍在進行,最近又有一家電商「踩雷」被封。
6日天澤信息發公告表示,控股子深圳跨境大型賣家有棵樹科技因涉嫌違反亞馬遜平台規則,今年被封或凍結站點約340個。截至公告日,已知有棵樹涉嫌凍結資金約1.3億人民幣。
公告表示,今年2月以來,有棵樹在職員工數從近2,800人下降至目前約1,400人,主管含副主管以上離職人員近280人;有棵樹自營電商平台每月營業收入自1月約4,500萬人民幣驟降至近100萬人民幣。預計2021上半年度整體營收同期相比下降40%~60%。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得到的結論有以下幾個:
- 亞馬遜新官上任三把火。
- 亞馬遜近期受美國官方壓力大。
- 亞馬遜要多收廣告費。
- 大型賣家壟斷市場,要給中小賣家發展空間。
針對今年亞馬遜封中國網店潮,有人表示起源於華爾街日報報導電商「澤寶」的一篇文章,而有棵樹自營店的問題或許也和美國《時代週刊》的文章有關。
去年10月,美國消費者在Facebook多次看到海玻璃聖誕樹廣告,價格不算貴就買了。結果到手裡卻變成這樣:
▲ 左為亞馬遜違規賣家盜用的藝術家商品圖,右下角的聖誕老人是消費者實際收到的商品。(Source:Kristi Pimentel Seashell Designs)
說好的美美海玻璃聖誕樹呢,怎麼變成聖誕老頭?但退款又得承擔不便宜的運費,一般來說消費者遇到這種事就乾脆自認倒楣。這不僅是引人發笑的買家秀vs賣家秀,同時也是廣告詐騙。《時代週刊》表示,類似事件不是個案,天澤信息也是受益者之一。
《時代週刊》後續調查發現有條網路詐騙消息與中國兩家公司有關:TIZA和YouKeshu。YouKeshu就是TIZA的母公司。現在這件事依然在發酵,如果屬實,涉事企業真的不講武德但不意外。
之前部分中國跨境電商被封是因「刷單」、「塞卡片」,但只要商品品質OK,還算可以原諒,但出貨商品完全不對,這就不能忍了。天澤信息公告還提到:「(有棵樹)後續關聯站點繼續暫停銷售的可能性上升中」。
有棵樹是如今少有重鋪貨模式的跨境電商,數據表明有棵樹在各平台店鋪數量超過3千個。業界人士分析稱,有棵樹重鋪貨模式,庫存必會有巨大壓力,很依賴亞馬遜的有棵樹一旦主要店鋪被封,勢必陷入困境。
此事對中國電商的思考可能有:
- 中小賣家是否有「無限生機」?
- 中國大型電商如何度過寒冬?
- 今後如何在亞馬遜規矩做生意?
亞馬遜整頓中國跨境大型電商還在繼續,有棵樹後續發展有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