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用 LINE 討論公事?研究:你以為很熟沒關係,其實對方怨念超深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09 月 05 日 11: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社群 , 網路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下班後用 LINE 討論公事?研究:你以為很熟沒關係,其實對方怨念超深


「叮咚!」晚上 21:10,手機跳出一則公司群組傳來的 LINE 訊息。「@珊珊,這件事麻煩你處理,明早 10 點再回報進度喔!」

準備就寢的珊珊一看到訊息,反覆思考要不要打開電腦、著手處理,心想明早也沒什麼時間,只好走回書桌,在「下班時間」處理這件臨時被交辦的公事。

這個情況在遠距上班後,變得更為嚴重。或許是因珊珊特別受重用,主管老是透過通訊軟體臨時交辦工作事項,令她無法真正的「下班」。

臨時需要人手,不能請部屬幫忙?

下班傳 LINE 給部屬交辦任務,對員工和團隊會產生哪些影響?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紀乃文與該所碩士蔡宜衿於 2018 年《管理學報》發表研究〈主管下班別 LINE 我〉,研究中提到,許多主管臨時需要協助,就沒顧慮上下班的時間界線,直接交辦任務,容易導致團隊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因此流失該人才。

原因是,在下班時間收到主管用 LINE 交辦公事,員工會有「為什麼主管不懂得體諒我?」的想法。

與主管關係愈好的部屬,對下班後的任務反彈愈大

研究更發現,如果是「親近的主管」提出的要求,員工的反彈情緒更大。每個主管都有自己信賴、想提拔的部屬,在研究中歸類為主管的內團體(in-group),這些部屬對於主管的親近度和滿意度較高,擁有較多上級的支持和公司資源。

也因此,他們認定主管很清楚自己的工作狀態,一旦在下班後還被以 LINE 交辦工作事項,會將「主管不體諒我」的負面情緒放大檢視,埋怨主管「不是應該很了解我的處境?為什麼不支持我的下班生活?」進而影響隔日的工作效率。

如果主管長時間都仗著和部屬的關係不錯,隨意傳 LINE、給任務,會使員工患上資訊焦慮症,在下班後仍要不斷地確認手機,深怕漏接任何一條工作訊息。身處這樣的工作狀態,員工長時間深受焦慮、猜測及不安等負面情緒困擾,與主管關係再好,也可能直接提出辭呈。

反之,對主管忠誠度較低、關係疏遠的部屬,則屬於外團體(out-group)。這些部屬對於主管的行為沒有太大的期待,就算在下班時間接到任務也不會意外,受到的內心衝擊比「內團體」的員工來得小。

傳達緊急公事,先說明原因

為避免員工產生負面心情,此研究也建議,若主管需臨時透過通訊軟體交辦工作,應該先具體說明事件的必要性及緊急性,以降低員工的不安感及疑慮。

「這件事非常緊急,因為明天一早就必須跟客戶提案,交給其他人我不放心,可以麻煩你幫忙嗎?」充分說明原因,才能讓員工感受到被尊重,也有助於緩解對方的負面情緒。

下班傳 LINE 談公事,部屬有做就是加班

隨著企業廣泛地使用 LINE 傳達公事,也延伸出新的討論:在下班後收到在通訊軟體上交辦公事的訊息,是否也算是加班?

協恆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林明侖在自家事務所官網表示,雇主延長勞工工作時間者,依照《勞動基準法》第 24 條規定,應給付加班費。而判斷是否支付加班費的依據,要看勞工「有沒有實際提供勞務」而定。

如果勞工下班後看到訊息後,選擇「已讀不回」或者傳送貼圖,但沒有從事任何跟工作有關的事務,就沒有加班費的問題,而若收到訊息後,有實際處理主管交辦的事項,公司就應依法給付加班費。

對此,台北市勞動局勞動基準科科長陳昆鴻曾說明,主管可以在 LINE 群組分享資訊,但如果直接點名特定員工或指派工作內容,就可能涉及「假日加班」,需要支付相對應的薪資費用。如果事後沒有計算工作時數,核算加班費,依照《勞動基準法》可處 2 萬到 100 萬元罰鍰。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