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上月中南非發現新變種病毒 Omicron 後,隨即處於疫情高峰期,最近一天新增病例已達到 1.6 萬人,顯示令人擔憂擁有 30 個突變的 Omicron 傳染力似乎高得驚人。根據一項南非研究發現,Omicron 再感染率是過去在南非流行的病毒株如 β 和 Delta 的三倍,顯示該變體能逃避先前感染得到的免疫能力。
Omicron 令人擔憂的原因是眾多突變。科學家已知,Omicron 刺突蛋白有約 30 個突變,遠遠超過 Delta 變體的大約 10 個。美國福瑞德哈金森腫瘤研究中心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 科學家 Trevor Bedford 表示突變幾乎遍布整個蛋白,改變了形狀,以至於人們現有的抗體可能無法與其結合得很好,他認為這相當於同時發生 10 年的流感演變,是蛋白質有突變數量的重大飛躍。
科學家擔憂,由於大量突變,因此過去感染以及疫苗接種產生的抗體,可能對新變體無效。南非有足夠龐大的數據,可以找到新變種的再感染機率到底如何,該研究使用從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1 月 27 日期間在南非收集近 280 萬染疫者的數據,35,670 例疑似再次感染,多次再次感染的人,14.2% 在 2021 年 11 月經歷第三次感染,推測許多第三次感染與 Omicron 變體的傳播有關。
Omicron 現在是南非的主要冠狀病毒株,占 11 月基因測序樣本的 74%。該研究假設最近南非病例的增加是來自 Omicron 的傳播,而不是例如免疫力下降等其他因素。此外,資料庫中沒有關於個人疫苗接種狀況的資訊,因此無法評估 Omicron 是否也能逃避疫苗衍生的免疫,但南非先前感染的免疫力比率很高。CNN 採訪一些專家表示,這項發現可能代表自然感染無助於建立群體免疫力。
即使該變種能逃避感染後的免疫圍牆,至今觀察到的症狀似乎較輕微。發現該變種的南非醫生一開始是注意到診所裡有 7 名患者的症狀與過去冠狀病毒患者不同,他們不是喉嚨痛,也沒有出現咳嗽或味覺、嗅覺喪失,而是極度疲倦、輕微的肌肉疼痛、喉嚨發癢和乾咳,並且 Omicron 造成的氧氣程度也沒有大幅下降,患者可以在家中進行保守治療。但由於臨床表現不符合 Delta,該名醫生隨即在 11 月 18 日呈報。目前 Omicron 已知入侵 38 個國家,世界各地有上千例 Omicron 病例。
科學家正在觀察 Omicron 是否有能力逃避疫苗誘導的免疫。科學家認為,即使疫苗對 Omicron 保護力會下降,但是仍然可以預防嚴重疾病。美國首席防疫專家佛奇日前在接受訪問時也表示,以目前在美國觀察的情況發現 Omicron 的危險程度似乎並沒有 Delta 高。根據歐盟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五,在 16 個國家上百例 Omicron 感染病例都只有輕微或沒有症狀,至今沒有死亡報告。但多數專家都認為,現在還是該變體初期發展階段,Omicron 顯然會增加突破性傳染風險,但危險性是否不如 Delta,還需要更多的觀察資料來證明。
- South African researchers say omicron reinfects people at 3 times the rate of other variants
- Omicron symptoms: What to look out for as doctor says new variant may not fit ‘clinical picture’ of delta
- How did omicron mutate, and how could it evade antibodies? Fred Hutch scientist Trevor Bedford answers our questions
- South African researchers find evidence people more easily reinfected with Omicron variant than with other variants
(首圖來源:Flickr/quapa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