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稀土產業格局悄然生變,中國恐漸失壟斷優勢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1 年 12 月 30 日 8:15 | 分類 中國觀察 , 國際觀察 , 材料、設備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全球稀土產業格局悄然生變,中國恐漸失壟斷優勢


中國是世界唯一有稀土全產業鏈的國家,對全球稀土產業鏈某些環節有近乎絕對的主導權,但各種跡象顯示,中國稀土資源優勢逐漸減弱,美國及盟國竭力打造獨立於中國的稀土供應鏈初具雛形。

為了確保壟斷地位,中國上星期宣布成立「中國稀土集團」,屬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央企業。中國稀土產業自2003年至今先後經歷三次行業大整合,一步步減少公司數量,擴大公司規模,最近再次啟動新一輪重組,將全國稀土採礦和冶煉分離企業歸併成以江西和內蒙古為基地的兩大集團,進一步強化北京對此重要戰略資源領域的絕對控制。

中國或漸失優勢

中國雖然自1990年代來一直是世界第一稀土礦產大國,但多年高強度開發也讓中國資源迅速消耗。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中國稀土儲量2016年時還有5,500萬噸,但到2020年降至4,400萬噸,按占比計算,全球2020年探明稀土儲量為1.2億噸,中國比率由近50%降至36%左右。

由於稀土在全世界並不少,美國地質調查局稱,這些最初認為稀有的元素「地殼內相對豐富」,所以近年在清潔能源經濟推動下,全世界出現稀土探礦熱,從歐洲、南美到亞洲和非洲都有新稀土礦藏發現,很多正在開採。

美國地質調查局2020年報告說,世界有近20國都在開採稀土。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2021年論文說,自2010年以來,世界有37國261家公司開發共計429個稀土專案。

僅以美國德州開發的「圓頂山稀土專案」(Round Top)為例,此巨型稀土礦認定足以提供美國130年之久需求。德州政府官網資料,從2023年開始,負責專案的「美利堅稀土」公司將開始生產逾30萬多公噸的稀土氧化物。

中國地質調查局題為「世界稀土產業格局變化與中國稀土產業面臨的問題」論文指出,隨著中國稀土資源開採和其他國家新稀土資源發現,世界稀土資源儲量格局發生改變,「中國稀土資源優勢逐漸減弱」。

「捍衛民主基金會」資深研究員納森‧皮卡西奇(Nathan Picarsic)說,美國及盟國近年出現越來越多開採和更多投資。接受《美國之音》電話採訪時說:「澳洲有些設施投入運行,此外美國一些州過去10年、15年裡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的專案也恢復新探索。」

名為美洲稀土公司(American Rare Earths)的澳洲公司最近透露,已獲得610萬美元資本募集,表示取得亞利桑那州和懷俄明州兩個稀土礦勘探許可證。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西北的拉巴斯礦不但有成為美國最大稀土礦的潛力,且最重要的價值在於釷和鈾等放射性元素極低,放射性元素的法律限制認為是導致美國1980年代將稀土霸權拱手讓給中國的最直接原因。

官網稱美國只有一個芒廷帕斯礦礦,因此政府非常積極試圖增加供應,已允許2021年3月在拉巴斯開始鑽探。

中國近乎壟斷的稀土分離領域,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表示,和能源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科學家共同開發的稀土元新技術有「改變遊戲規則」的重要意義。由於稀土元素分散於地殼,必須首先化學分離,但過程不但產生大量廢物和污染,且成本極高昂。橡樹嶺國家實驗室2021年11月底新聞稿稱,他們技術可十分經濟有效地分離稀土,並可能大大改變行業現狀,讓美國稀土廠商有收益。新技術已授權給北卡羅來納州一家有機化學品製造商。

皮卡西奇說,隨著國際稀土業逐漸步入更競爭的環境,中國產業規劃機構確保北京繼續保持影響力,從中國角度來說,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加強政府控制和整合。他說:「中國不希望上游生產商進入自由的全球市場,讓這些公司可能和與中國下游公司競爭的澳洲、德國人或美國公司達成交易。」

歐盟不擴散聯盟國際防衛與安全中心的研究員安德里亞‧博納利對《美國之音》說,透過新成立的國家巨頭公司,北京不僅透過防止走私控制價格和出口配額,「且還能直接控制這些公司的國外所有活動和投資世界各地」。

美國十年磨劍

2010年中國因釣魚島主權紛爭升級對日本實施稀土出口限制,國際引起大震動,美國等國家忽然意識到如此關鍵產品的供應嚴重依賴中國,但此時中國早雄踞世界第一稀土大國地位長達十多年之久。

中國2000年時稀土開採量就是美國14倍,長達半個多世紀主宰從開採、選礦到提純精煉的兩家美國公司──「鉬業公司」(Molycorp)和「麥格昆磁」(Magnequench),前者在中國衝擊下已倒閉,後者被中國收購,改名為「麥格昆磁天津」。原本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擁有的永磁技術現歸中國所有。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2005~2008年美國91%稀土金屬和化合物來自中國。

十年來,美國努力從幾乎從零開始建立不依賴中國的稀土供應鏈,可謂充滿艱辛。

2010年後,中國對日本的制裁讓國際稀土價格聞聲飆漲,中國之外一時湧現數百家稀土公司,美國稀土探礦活動也開始復甦,鉬業公司旗下沉寂近十年的芒廷帕斯礦重新復活。然而僅兩年後,中國又放鬆稀土配額管制,曾如日中天的稀土價格忽然下跌,鉬業公司如遇當頭一棒,完全無力償還巨額負債,只能申請破產,股票被紐約證券交易所摘牌,後被中國稀土礦業公司「盛和資源」和參股子公司、新加坡MP Mine Operations收購。

幾度慘敗後,美國近年開始以政府資助和聯合盟友方式扶持打造沒有中國公司參與的稀土產業鏈。美國國防部、能源部等部門2019年開始大力資助稀土基礎研究、加工和生產。

澳洲萊納斯公司是受益於五角大樓最成功的稀土冶煉分離產品供應商,將在西澳洲韋爾德(Mount Weld)開採的礦石運到馬來西亞關丹Lamp工廠冶煉分離,已為中國之外世界最大、最現代化的稀土分離廠,萊納斯最新財報說,總產量達1.5萬多噸。公司股票兩年內翻了約7倍。

中國地質調查局研究報告認為,2017年重新投產的芒廷帕斯、澳洲韋爾德、馬來西亞關丹採礦和冶煉分離產能,已「初步建成獨立於中國的稀土資源供應鏈」,考慮到美國稀土表觀消費量,僅從數字看,美國已達成稀土獨立。

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美國近年稀土精煉產品進口額呈逐年下降趨勢,2011年進口總值為6.96億美元,去年僅1.1億美元。

美國稀土業過去一年可謂動作頻頻,僅最近兩星期重大新聞就包括,收購有芒廷帕斯礦的稀土礦商MP材料(MP Materials)公司與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上星期宣布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供應通用汽車電動車永磁體,代表曾為稀土磁鐵業巨頭的通用再度回歸市場。美國通用原子能電磁系統公司(GA-EMS,General Atomics Electromagnetic Systems)12月27日宣布,開始在懷俄明州設計、建造和營運稀土分離和加工示範設施,分離提煉懷俄明州東北部的貝諾傑(bear lodge)稀土礦藏。

但另一方面,分析人士也指出,美國及盟國的努力總體來說還是太緩慢。「捍衛民主基金會」皮卡西奇說,美國和盟國產業規模還遠遠比不上中國,美國為上游開採提供資源和機會方面看到積極發展,令人鼓舞,但其他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我並沒有對這些進展太熱情,因為這是巨大的挑戰」。

美國及盟國政府雖然高度重視稀土供應鏈問題,但市場動力不足。部分原因是稀土價格2013~2019年間長期基本持續走低,市場動力不足。直到去年下半年,受緬甸政局動蕩、風力渦輪機、電動車等對稀土磁鐵需求大幅增長等影響,稀土價格才開始飆升。

美國外交政策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費利克斯‧張(Felix K. Chang)說,北京擔心產業碎片化導致激烈的價格競爭,透過成立大型企業實體管理價格。他對《美國之音》說:「大型稀土金屬公司可利用規模籌集必要資金,不僅中國,且海外收購稀土金屬礦並成為全球主導,進一步增加北京對稀土價格的影響力。」

曾任市場預測分析公司DecisionQ首席營運長的費利克斯‧張說,價格飆升雖然可讓中國公司賺取更多利潤,但「有諷刺意味的是,如果最近稀土價格持續走高一年左右,其他國家可能會更努力建立自己的供應鏈。」

(本文由 美國之音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By Peggy Greb,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Public domain], via Wikimedia Common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