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 Omicron 疫情肆虐,導致去年封城惡夢再起,現在染疫人數大增,多行業出現勞工短缺,加拿大境內許多企業被迫減少工作時間,甚至暫時關門大吉,有些地方醫護與交通警察人員調度大亂。加拿大兩省已實施最嚴格的封鎖措施。
加拿大新冠染疫人數暴增,到每天近 4 萬新病例,安大略省檢測陽性率高達 29.2%,由於未接種疫苗,加上病毒傳播力更強,加拿大已看到兒童和嬰兒住院率上升。世衛組織 (WHO) 呼籲雖然 Omicron 似乎比 Delta 毒株病症更輕,但不應歸類為「輕度」。就是這種不確定性,使加拿大經濟再度受創。
現在加拿大病例激增迫使許多人隔離,學校停課也導致勞工必須在家照顧小孩,無法上班,加劇長期工人短缺。影響波及航空公司和餐廳、屠宰場,包括航空公司取消航班、藥店提前關閉、餐館只提供外賣服務。魁北克的屠宰場因工人短缺,被迫安樂死數千隻無法加工的雞。
沒人了,連警察和交通服務都受影響,加拿大南部城市溫尼伯因為超過 10% 警官染疫,不得不宣布進入緊急狀態。有些地區的火車和巴士服務也減少班次。疫情最嚴重的安大略省與魁北克省重回去年封城狀態,學校關閉、全面禁止室內餐飲、健身房和酒吧關閉,魁北克甚至實行宵禁,晚上 10 點以後外出者可能被罰 6 千美元罰款。
外媒分析,疫情升溫不是加拿大獨有,但幾乎沒有一國像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那樣再度上演嚴格封鎖。美國每天新增染疫數量高達 70 萬人,但美國不採取嚴格限制措施,大多數州仍完全開放,目前美國限制主要是針對疫苗護照和口罩強制要求。專家分析差別在於醫院容量,包括重症監護病房,在加拿大,專家擔心只要 Omicron 住院人數略有增加,就足以使加拿大醫院陷入危機。
據數千家醫院數據計算,美國每 4,100 人擁有一張配備工作人員的 ICU 病床,而安大略省每 6,000 人才有一張 ICU 病床。但前多倫多大學校長表示,加拿大和美國的醫院容量都低於許多歐洲國家,認為兩國對疫情爆發的反應不同,主要是文化導致。
與美國相比,加拿大政策以集體主義精神為原則,能容忍長時間停工和其他公共衛生限制,以防止醫院崩潰。美國防疫一直為人詬病,只突顯美國政府效能委靡不振。
但大部分歐洲國家面對創紀錄的染疫速度都避免回到最初狀態,如英國公開反對恢復封鎖,沒有強制關閉企業或限制聚會。歐洲各國政府都避免關閉學校和室內餐廳,只有荷蘭是唯一實施與加拿大相同程度限制的歐洲國家,目前禁止 2 人以上戶外聚會,1 月初成千上萬荷蘭人還集結阿姆斯特丹街頭反對封鎖措施。
歐洲之外,印度和南非也實行宵禁以對抗 Omicron 激增,但這兩國對室內聚會限制都較寬鬆。防與不防都足以讓生活大亂,最初人類仰賴疫苗終結疫情,到現在不知道要打幾針才能有效對抗變種。看來要恢復正常生活,似乎只能等待病毒自己消滅自己。
- FIRST READING: Canada’s Omicron lockdowns among world’s harshest
- as-covid-cases-surge-us-vs-canada-responses-are-different-why
- Omicron may be less severe in young and old, but not ‘mild’: WHO
(首圖來源:Flickr/Rod Raglin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