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來無人機在戰場的功用越來越重要,所有國家無不全力投資採購和開發無人機隊,烏俄戰爭開打六天後,烏軍就釋出土耳其製旗手無人機摧毀俄軍車隊的畫面,擁有龐大無人機隊的俄軍卻沒有放出任何畫面。
近年俄羅斯透過協助敘利亞內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及烏東地區戰爭,建立數量眾多的偵查無人機隊,並透過戰場操作不斷修正無人機戰術準則。
現在俄軍戰術無人機主要任務是偵查,成為指揮官與前線部隊間的溝通橋梁,並替步兵、裝甲、砲兵、戰機甚至戰艦部隊提供目標導引。
但以烏軍釋出許多遭攻擊的俄軍車隊和目標影像,幾乎都缺乏狀態意識(Situation Awareness),大部分都是逕直走進獵殺區(Kill Zone)後遇襲。
因此俄軍戰況不如預想順利,除了戰前準備、訓練不足,部隊隨行偵查無人機數量不足,應也造成許多本可避免的死傷。
由於俄軍始終未公開戰損數字,釋出畫面也多是飛彈或火箭彈空襲,但不能排除俄軍無人機造成烏軍死傷扮演的角色,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近日於記者會表示俄軍進攻初期,有偵查無人機一起執行任務。
戰況緊張的南方戰線,俄軍已佔領別爾江斯克(Berdyansk),並包圍赫爾松(Kherson),因此偵查無人機在南方戰線對俄軍的推進,勢必有一定貢獻。
外界推斷,很有可能俄軍的偵查無人機 Garnat 系列、Eleron 3、Orlan-10 等眾多機型,皆屬單兵攜帶的小型機種,因此升空後幾乎無法被偵測系統察覺,以至於烏軍畫面看不見俄軍無人機蹤影。
此外烏克蘭先前釋出戰損消息時,也有提及使用反無人機設備,只是比起擊落俄軍上百架戰機和直升機,烏軍僅擊落 3 架俄軍 UAV,戰果比例差距相當懸殊。
這也顯示目前無人機在戰場,仍是雙方都難以反制的存在,無論烏軍旗手 TB-2 武裝無人機,或俄軍 Garnat 系列偵查無人機,彼此難互相偵測,只是俄軍 2019 年推出的獵戶座(Orion)武裝無人機,裝備數量嚴重不足,使俄軍缺乏如旗手無人機這種有效攻擊手段,無法仿效烏軍手法還擊。
隨著俄軍 1 日開始再度集結大軍,攻擊基輔和南方戰線城市,各國軍事專家和媒體皆警告烏克蘭,接下來戰況將比前六天嚴峻,俄軍是否動用數量不多的獵戶座還擊烏克蘭,有待後續觀察。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