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用過需求金字塔圖!被誤解超過 60 年,馬斯洛給後世的兩堂課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04 日 10:00 | 分類 人力資源 , 職場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從沒用過需求金字塔圖!被誤解超過 60 年,馬斯洛給後世的兩堂課


如果你希望在面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競爭,員工能立即提出新建議、新點子,甚至是執行方案,身為老闆,你會怎麼做?

馬斯洛人性管理經典》舉了一個例子,美國林務局(The U.S. Forest Service)有一套建議系統,要求每位提出改善工作和服務品質建議的員工,填寫長達 4 頁的表格。結果在其中一個轄區,約 2,500 名員工,但 4 年下來僅收到 252 件提案,等於一位員工一年提出 0.025 件改善建議。

直到林務局改變提案制度,當員工有新點子,只需填寫簡單的摘要,呈報直屬的上級主管,如果 30 天內沒有收到回應,提案合法就可以直接執行。政策調整的第一年,建議系統收到了 6,000 件提案。

有時候,不是員工喜歡偷懶、不求上進,而是組織制度扼殺員工的熱忱。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曾受邀一場演講,現場都是中高階經理人,他先問:「如果有人覺得自己公司裡有不受教的朽木,請舉手。」過半數的人都舉手。他接著問:「這些人是在你們面試之前就是朽木,或是加入公司後才使他們成為朽木?」眾人面面相覷。

杜拉克指出,人有自我實現的需求,但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管理必須因人而異,這個概念源自人本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人們永遠不滿足,不滿足會驅使人們行動

馬斯洛把人的行為動機,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分成 5 項需求指標:生理、安全、愛與歸屬、自尊、自我實現。馬斯洛的假設是,人有自我意志,驅動人的行為是需求,人會因為某項需求未能滿足展開行動。

動機與人格》指出,一個人終其一生總是在追求些什麼。人類是一種永不滿足的動物,最多只有相對滿足或愈來愈滿足。一個欲望被滿足了,另一個欲望會冒出來。馬斯洛想研究各種需求和動機之間的關聯,以及各種動機激起的行動。

但現在提到馬斯洛,腦袋裡第一個浮現的可能是「需求金字塔」圖形。《顛峰心態》指出,在馬斯洛撰寫的論文或著作中,從未用金字塔圖,而是管理顧問查爾斯‧麥克德米德(Charles McDermid)在 1960 年代,挪用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說明企業應如何激勵人心。

需求層次金字塔的誤用,導致人們太過聚焦外在驅動力,以為只要給予物質、社會地位等獎勵,就能驅動人做事。人們花大半時間尋求外在驅動力,忽視內在吸引力,讓「滿足」變成不健康的誘因。

滿足的悖論:物質、心理富裕,依然不能帶來長久快樂

馬斯洛解釋,如果一個人不缺食物、愛,甚至物質過度富裕,就會輕視基本的生存需求,產生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病態行為,包括自私自利、自以為是等。就算滿足一個人的物質生活或低層級的需求,也不能帶來長久的快樂。

而對社會地位、他人尊重的過度重視,心理富裕導致心理不健康。例如社群媒體發達,為了得到他人的關愛、崇拜、寵愛,過於看重他人稱讚與批評,壓力過大,或做出脫序行為,看似風光,卻失去自己,不少知名 YouTuber、作家都曾經歷類似的狀態。

「人類更多時候是追求他們的目標和目的,而不是受到盲目的衝動和驅力所驅使」,《動機與人格》提到,努力完成未完成的工作、苦思未解決問題的衝動、想要改善外在世界的渴望,不全都是因為有獎勵,而是他們「想」這樣做,也就是自我實現的渴望。

領導學之父華倫‧班尼斯(Warren Bennis)表示,在組織問題更複雜的現代,人才成為企業的致勝關鍵,如何讓他們「心甘情願」為公司效力,馬斯洛的需求理論給了經理人全新的思考角度。

(本文由 經理人月刊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