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通膨民怨更甚疫情,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影響全球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4 月 28 日 13:23 | 分類 國際觀察 , 國際貿易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食品通膨民怨更甚疫情,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影響全球


全球通貨膨脹連鎖效應正在發生,現在各國為保護自己的糧倉,下達農業貿易保護主義,禁止關鍵農產品出口。占全球食用油出口量三分之一的印尼也寧可捨棄國家最賺錢的資源,今日開始全面禁止食用油出口,包括棕櫚油。聯合國警告保護主義將推高物價,並導致依賴進口的國家貨架空空如也。

由於乾旱和勞動力短缺,食用油價格一直在上漲。烏克蘭戰爭擾亂全球約 80% 葵花油出口貿易,提振對棕櫚油和大豆油等替代品需求,價格也水漲船高。印尼是棕櫚油生產大國,但油品出口政策一直在變,原本稱只會暫停軟質棕櫚油出口,這種油是由直接從棕櫚果提取粗棕櫚油加工而成,廣泛用於印尼料理,今天卻宣布禁令將擴大到棕櫚果肉榨出的毛棕櫚油、軟質棕櫚油和用過食用油,涵蓋所有棕櫚油產品,政策將從 4 月 28 日開始,持續到國內食用油價格回落。

這對世界食品供應鏈影響甚巨,原因是棕櫚油應用範圍極廣,軟質棕櫚油是世界使用最廣泛的食用油,非食用油則製造生物柴油和肥皂。專家擔憂禁令可能進一步助長以猖獗速度飆升的食品通膨,並增加全球飢荒的風險。

《彭博》訪問澳洲聯邦銀行農業大宗商品分析師,稱印尼禁令是在糧價飆升期間最大農業民族主義行為。許多國家都嚴陣以待,印度是最大棕櫚油進口國,約 45% 供應來自東南亞國家,自 2 月底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新德里食用油價格飆升 17%。印度政府已取消進口稅,並試圖打擊囤積食用油,但價格幾乎沒有降溫跡象。

《彭博》另一篇報導分析,棕櫚油因為更便宜,容易與其他脂肪混合,使用時間也比其他替代品更長,對餐廳和酒店等大宗用戶來說有成本效益,因此印度人更喜歡棕櫚油而不是其他油。

食品看漲時代,許多國家不得不依賴自家作物,可能會出現更多農作物保護主義。但印尼本身也將深受其害,因棕櫚油是印尼兩大出口商品之一,棕櫚油占印尼年出口收入 10% 以上,僅次煤炭出口收入。去年印尼出口價值 285 億美元棕櫚油,連續第二年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帶來罕見的貿易順差。如果沒有棕櫚油收入,印尼可能會再次陷入貿易逆差,導致貨幣貶值和通膨上升。

印尼政府被迫推出禁令的原因是食品價格飆漲引發的民怨,比 COVID-19 還要嚴重。一項調查顯示,這幾個月印尼總統滿意度大幅滑落,超過三分之一表示基本商品成本上漲是不滿意主因,五分之四民眾表示最近很難買到食用油,迫使印尼政府不得不實施保護主義。

印尼約 60% 棕櫚油產量是出口,政策可能會短期內壓低國內食用油價格。印尼總統表示「政府需要稅收、海外收入與貿易順差,但人民需求是更重要優先的事項,一旦當地需求滿足,就會撤銷出口禁令」。

(首圖來源:Flickr/oneVillage Initiative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