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博社報導,中國當局命令中央政府機構及國家支持的企業,兩年內必須改用國貨,取代外國品牌 PC,可說是中國本土化最積極舉動。
知情人士透露,五一勞動節後,工作人員被要求交出外國品牌電腦,改用搭載本土開發操作軟體的國產電腦。此工作由中國當局授權,光中央政府層面可能至少有 5,000 萬台 PC 必須更換,不久擴展至省級政府,預計兩年內搞定。
這狀況恐直接影響惠普(HP)、戴爾等企業的中國銷售額,因是繼聯想後中國最大 PC 品牌。聯想今日上漲 1.69%,中國軟體開發商金山軟件也收復先前跌幅,上漲 3.3%;中國伺服器製造商浪潮信息上漲 6%、中科曙光跳漲逾 4%。
替換作業反映中國政府對資安日益關注,同時對國產硬體抱持信心。中國聯想、華為、浪潮信息、金山軟件等本地開發商已在筆電、伺服器、辦公軟體等領域取得快速進展,能與微軟和 Adobe 等公司一同競爭。
近 10 年來,中國當局一直鼓勵政府機構採用國貨,並將部分國外產品從政府採購清單排除。因此惠普、微軟等美國巨頭紛紛與中國政府支持的公司建立合資企業,以取得國企訂單。
不過中國自主開發軟體和電路系統卡關,迫使必須仰賴進口設備,但隨著浪潮信息和聯想等中企開始取得全球市占率,近幾年情況好轉,不過產品可能仍依賴美國製造的高階零組件,如英特爾和 AMD 處理器。
知情人士指出,當局最新要求可能只涉及個人電腦品牌和軟體,不包括英特爾和 AMD 處理器等難以取代的零組件。中國主要鼓勵用 Linux 操作系統取代微軟 Windows。
另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國營媒體和網路安全部門可能像以往,特別許可狀況下繼續購買高階外國設備,不過可想而知,這種許可制度今後可能開始收緊。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