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ICT 能力具優勢,MIT 儲能供應鏈漸壯大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21 日 11:30 | 分類 能源科技 , 零組件 , 電力儲存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台 ICT 能力具優勢,MIT 儲能供應鏈漸壯大


國內儲能系統應用風起雲湧,台廠自製率以及自製能力也持續提升,尤其在儲能系統的執行和充、放電的反應中,需要軟、硬體以及資通訊的高度整合,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兼發言人吳進忠博士表示,ICT 是台灣的強項,所以當台電在推動 AFC 儲能系統與民間業者配合時,國內廠商可以很快完成,也因為 ICT 技術成熟,儲能的 MIT 供應鏈也漸漸壯大。

若細拆儲能系統,吳進忠表示,國內儲能供應鏈上中下游都有所著墨,在硬體方面,上游有包括電池芯,由電池芯組成電池模組,再組裝為電池櫃,多個電池櫃來完成一個電池貨櫃。 吳進忠表示,儲能系統的核心是電池芯,尤其是需要可以快速反應的功率型電池,可瞬間釋放很大功率,這部分是用鋰三元電池、一部分是鋰鐵電池,目前國內在電池芯領域的規模稍小,但已有很大的集團相繼投入,包括台泥的能元、台塑的新智能,以及鴻海集團,其他也有中小型的企業投入。

在軟體部分,吳進忠表示,要如何確保每一個電池櫃、電池模組到電池芯狀態都是一致,其中電池管理系統BMS則是一個很重要Know how,BMS具有兩個功能,其一是要去監督每一個電芯、電池模組的健康狀態都要管理的到,另外,當需要放電充電的時候,就要透過BMS去管理這電芯來充放電,或者有一電池芯壞掉,就要由BMS來發出警報來告訴管理者需要排除,若故障的電池芯過多,就要系統暫停來做更換。

而在儲能櫃的系統中,電力存放都是DC直流電,但要到電力系統則要轉換成交流電,此時就需要交流直流電轉換的工具,此則是電力調結器 PCs,吳進忠解釋,如果系統的頻率太高,代表發電多用電少,PCs就會將電力做轉換,再由BMS來平均分配充電到各個電池櫃。

吳進忠表示,目前台灣儲能系統在自製率方面,大部分都可製造,但上游在電芯的經濟規模較小,隨著大型集團切入,經濟規模會慢慢變大,尤其未來可能移動式(如給電動機車用的)的電池芯當衰減到一定程度,可能從移動式的應用退役到定置式的儲能系統來用,這方面的模式也有開始上線,隨著未來電動機車汰換的電池多了後,用此類電池來做儲能系統也會慢慢加大,此也具有循環經濟的概念。

(本文由 MoneyDJ新聞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