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雜度大幅攀升,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專案融資面 4 大挑戰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7 月 27 日 17:05 | 分類 能源科技 , 風力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複雜度大幅攀升,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專案融資面 4 大挑戰


台灣離岸風電邁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不過由於有別於過去的規則與條件,開發商在專案融資方面將面對 4 大課題,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 與中國信託攜手舉辦「Banker’s Day 2.0」專案融資研討會分析挑戰與契機,CIP 也同時宣布中國信託擔任區塊開發財務顧問。

區塊開發第一輪規劃 2026~2035 年每年釋放出 1.5GW 開發量,總共 15GW,若以 1MW 容量融資金額約 2 億新台幣來估算,15GW 容量上看 3 兆元,但不一樣的開發規則與環境也伴隨著不同的專案融資挑戰。CIP 台灣財務長徐正穎指出,相較於第二階段,第三階段風產專案融資將面對 4 大挑戰。

徐正穎指出,其中包括國產化範疇更廣、核心技術難度提高,這些開發商是否都做好準備、國產化項目又是否合理,都需要跟供應鏈討論,區塊開發國產化項目比第二階段還要多,成本自然也會提高,更因為俄烏戰爭歐洲加緊腳步推動再生能源,全球都在搶離岸風電資源。

另外還有單一開發容量上限,不容易創造規模經濟,以及競標金額上限設計,可能會導致競標價格與實際成本脫鉤,風場收入來源也從原本 20 年的台電躉購費率轉向企業購售電合約(CPPA),徐正穎指出,競價部分風場若有餘電台電也可以收購,只是如果收入無法支應,對銀行跟開發商都是很大的風險。

雖說 CPPA 是趨勢,但相較於再生能源轉供購電協議(PPA)仍有較不穩定的融資條件,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所長黃台芬指出,還需要考量企業用戶的授信評等、企業用戶擔保購電承諾的程度、集合購售電合約的複雜度及可操作度,CPPA 發電方,依法也有「備用供電容量」設置義務,造成營運期間成本增加的不確定性。

不過對於第三階段區塊開發,CIP 也表示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先前已在新竹與台中舉辦兩場 CPPA 研討會與綠電用戶面對面溝通,針對潛在客戶也將相互了解彼此需求,徐正穎指出,未來不會再繼續仰賴過去的台電躉購費率,未來主要以 CPPA 客戶為主。

CIP 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則表示,於第三階段區塊開發,CIP 也有幸繼續延攬中國信託擔任遴選階段的財務顧問,雙方將持續共同為台灣能源轉型及綠色金融開創新榮景。

CIP 區塊開發計畫執行長 Claire Lohan 提到,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計畫財務模型相較第二階段更加複雜,在財務管理與操作上勢必要更精確與細緻,因此呼籲政府在選商階段必須謹慎斟酌,嚴格評估開發商的專業、實績、經驗與資源,以確保第三階段風場開發計畫得以如期如質完成建設。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