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失業懷抱使命感,維波科技「2 位奇葩」成國防品質把關人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03 日 9:15 | 分類 尖端科技 , 軍事科技 , 零組件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中年失業懷抱使命感,維波科技「2 位奇葩」成國防品質把關人


俄烏戰爭自爆發以來已將近半年,各國正視起「國防自主」的重要性,台灣也喊出「國艦國造」的口號,希望加強自身國防能力。目前台灣國防產業以「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中科院)為首,其他台灣企業則扮演強而有力的支援角色,《科技新報》專訪雷達技術的品質的把關人──維波科技創辦人林健維、鞠志遠,一同揭開軍用產業鮮為人知的一面。

維波科技主要負責雷達測試跟檢測設備,透過天候測試、環境變化等模擬系統,來驗證雷達影像和雷達成像處理的狀況。

(Source:維波科技

創辦人之一的林健維表示,自己從 1985 年就加入中科院,當時負責測試、驗證工作,直到 2002 年離開,為在相關領域發揮自身專業,除支援中科院外,也持續支援平常通訊領域,考慮到世代傳承問題,便邀請中科院後輩鞠志遠一同創業,「維波科技」因而誕生。

「為什麼加入維波科技?因為我是中年失業啊」,鞠志遠開玩笑說道,「我們兩個在(雷達驗測)這一塊,都是奇耙!因為天生的使命感,覺得該為自己的環境做些什麼、留下什麼,也是中年失業還要創辦公司的原因。」

維波科技業務主要分為軟硬體兩大方向,硬體主要測試雷達相關設備,客戶包括中科院、其他國外公司。軟體部分,則有做合成孔徑雷達,並跟日本、馬來西亞、印度等國都有技術合作。此外,雷達影像需要複雜影像處理,稱為「雷達成像處理技術」,目前台灣所知單位都有跟維波科技合作。

另外,在系統最後雷達系統產生影像時還需要驗測,因此維波科技將軟硬體整合在一起,成為模擬系統,客戶可透過模擬確認場景、環境時的工作效用,包括方向要往右前方,產品是否真的往右前方,或者在攝氏幾度時、天氣出現變化時,產品效用如何,必須有不被干擾的場景,減少誤判的機會。

▲ 氣候模擬、溫度都是驗測方向之一。(Source:pixabay

長期處在太平盛世,台灣發展軍用產業須多吸取鄰居經驗

會這樣不斷執行驗測,林健維指出,「軍需產品有許多關鍵性環節,也是軍用系統、武器系統價格如此高昂的原因,必須確認多少飛彈是無效、可靠度多少,這也彰顯出國防武器的成本發展跟驗測的重點及必要性。」

談到台灣目前軍用產業瓶頸,維波科技兩位創辦人認為,目前國防武器研發的最大挑戰,就是資源持續投入及人力資源銜接。目前雖然開始有工業合作案,但工合案一直推展不順利,因為軍方不希望民間參與太多,獲取太多資訊;再來是國內企業能否銜接,也必須打上問號;另外軍用初期成本高、難以量產,對於民間企業必須支撐下去恐怕很困難,加上軍規標準又比工規高,相當耗費成本,「由於無法放量,初期可能必須靠人工組裝,成本費自然居高不下,又要重複驗測,成本相當驚人。考慮到這些問題,大多數公司還是寧願做民生用品,這也是台灣市場辛苦且有限的地方。」

維波科技認為,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方合作,多參考國外技術,慢慢導入、開發,摸索出適用方向會比較好。

▲ 軍用產品需要大量驗測,確定發射時不會出現偏差。(Source:pixabay

至於台灣國防自主部分,維波科技創辦人鞠志遠坦言,「台灣長期處於太平時刻,沒有什麼太多打仗的機會,不管東方西方的鄰居,經驗都比我們多太多了,所以必須多學習汲取他國的經驗」,認為上戰場主要還是他國設備居多。

好比無人機干擾槍,鞠志遠說道,「那個看起來雖然不錯,但真正打仗誰會背干擾槍?」他表示,國外不可能讓步兵一邊拿槍、一邊背干擾槍,因為兵必須活下來,國外可能改為全系統自動化,「所以我們必須更換思維,干擾槍雖然太平時刻可以用,但真正上戰場後可能不會這麼想。我們安逸很久了,思維也不一樣了,所以要把國外的想法、技術都引進來。」

由於軍用市場相當看重品質、可靠度,量測、驗測系統在協助國防自主中,可說是關鍵環節,除了證實元件可以被信任,還必須有足夠說服力,以及可靠的機制。也因此,維波科技創辦人林健維和鞠志遠笑稱,自己就像「品質把關人」角色,在不斷地驗測、量測過程中,透過自己無可取代的專業,找到自身的價值。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