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宿四經歷大規模噴發,天文學家:這種恆星現象前所未見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13 日 17:25 | 分類 天文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參宿四經歷大規模噴發,天文學家:這種恆星現象前所未見


在分析來自哈伯太空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以及其他天文台的數據資料後,天文學家得出結論,明亮的紅超巨星「參宿四」(Betelgeuse)在 2019 年達到頂峰,失去了大部分可見表面並產生巨大的表面物質拋射,這對一般恆星來說前所未見。

參宿四距離地球僅約 600 光年遠,曾是夜空中最明亮的 10 顆恆星之一,它位於獵戶座右上角,像紅色寶石般閃閃發光。但在 2019 年這顆恆星亮度逐漸降低,比 20 世紀任何時期都還要黯淡,因而引發關注。一些天文學家當時推測,這顆恆星可能會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一直對其進行即時監測,試圖了解它發生什麼事。

天文學家分析了哈伯太空望遠鏡以及其他天文台的數據資料,他們認為參宿四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表面物質拋射,失去大部分的可見表面。

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的天文學家 Andrea Dupree 透過 NASA 新聞稿表示:「我們以前從未見過恆星表面如此大規模拋射,還沒能完全理解正在發生的事。這是一種全新的現象,可以直接利用哈伯太空望遠鏡觀察並了解恆星表面細節,我們正在即時觀察恆星演化。」

我們賴以為生的太陽時常經歷日冕物質拋射(corona mass ejection,CME),當釋放出部分外層大氣,形成所謂的「日冕」;如果這種太空氣象襲擊地球,可能會對衛星通訊和電網造成影響。然而參宿四經歷的表面物質拋射所釋放的物質,卻是典型太陽日冕的 4,000 億倍。

天文學家以前從未見過一顆恆星失去如此多的可見表面,這表明表面物質拋射和日冕物質拋射可能是兩種不同事件。

2019 年觀察到的參宿四巨大爆發可能是由直徑超過 100 萬英里(逾 160 萬公里)的羽狀對流產生衝擊和脈動,從這顆恆星內部深處冒出,並因此失去一大塊外殼;當被釋放到太空中,它的重量是月球的數倍,隨著質量冷卻,形成一個巨大的塵埃雲,並阻擋了地球上的望遠鏡觀察來自這顆恆星的光線,參宿四也漸漸從破壞中恢復。

▲ 參宿四的亮度變化。

(圖片來源:Hub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