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強震震出地質調查危機!為何學界考察 59 條,官方僅公布 36 條活動斷層?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24 日 10:30 | 分類 環境科學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918 強震震出地質調查危機!為何學界考察 59 條,官方僅公布 36 條活動斷層?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經費年年降低,調查活動斷層人力僅 10 人,此次 918 強震,突顯政府敏感地質區調查能量不足的危機。

「這是個很奇怪的地震,目前了解有限……這個地區應該有不知道的構造存在。」9月17日晚間,台東發生規模6.4級地震,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表示。隔日下午,台東再發生6.8級強震,外界質疑為「登記有案」的池上斷層所致;但兩日後陳國昌又表示「並非發生在池上斷層」。

於是,這兩波地震除了造成怵目驚心的各地災情,也留下「不知從何發生」的大問號。問號至今難解,但專家眼中,未知突顯政府敏感地質區調查能量不足的危機。

人力緊繃、預算不足
每年僅可調查一處敏感地質

「相較官方版本,學界早有更多斷層研究,數量遠超過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以下簡稱地調所)的調查。」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退休教授李錫堤攤開一張台灣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標示著多條紅線,並加註斷層名稱。

這份來自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的資料共標記59條斷層。台灣大學地質系退休教授陳文山也曾在2016年指出,全台活動斷層共49條。無論哪版,數量都多於地調所的36條。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討論認為,本次地震與「中央山脈斷層」有關,但目前地調所36條斷層未含中央山脈斷層,反倒李錫堤地圖清楚標示。

當然,學界發現終究需要由經濟部透過調查研究確認,官方不能照單全收,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顏宏元也表示,中央山脈調查有難度,而外界對中央山脈斷層的研究資料亦相當稀少,「我直接走進深山調查十多年,直到近年才整理出中央山脈東側有地震密集帶,這次地震發生地點就在此密集帶。」

但這就點出更核心的關鍵問題,主管地質調查的經濟部如何看待學界研究?又如何確認學者的發現?

今年3月,監察院才以「長期未更新活動斷層分布圖」、「不重視學界調查」為由,對經濟部提出糾正。報告用詞頗重,認為經濟部「顯然未重視國家重要基礎地質調查工作,造成國家與民間工程選址於未正式公告之活動斷層線上而不自知……遑論防災管理之超前部署。」

至於原因,監察院報告寫到,經濟部「長期以來未給予地調所充分資源,難以進行調查與審定」。從數字看,經濟部地調所辦理活動斷層之業務人力僅10人,含組長1人、科長2人,其餘承辦人7人;再者,地調所近3年「活動斷層部分」預算也是不增反減,從2,019年4,201萬元到去年降至3,850萬元。

(作者:簡惠茹;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今周刊》;首圖來源:花蓮縣政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