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網路就很焦慮?零碎資訊時代來臨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03 日 0:00 | 分類 手機 , 數位內容 , 社群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沒了網路就很焦慮?零碎資訊時代來臨


全世界人的閱讀以及注意力正在萎縮?2013 年時,一般人尚可維持約 17 個小時的專注時間長度,但到了 2019 年只剩下約 11 個小時。筆者擔任教職的朋友也談到,學生幾乎人人一支手機,手機成為這個世代的主流多媒體載具。社群軟體從 Facebook 到 Instagram,或是 30 歲以下年輕人愛用的抖音以及小紅書,歸功於精準投放與喜好追蹤,讓你不斷地刷新螢幕。這在 Netflix 紀錄片《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當中就有諸多討論。

影片中,提到除了社交關係弱化、青少年自殺率上升,更完整地描述了各大社群網站如何建立數據跟商品,使用者在某個圖片上停留的視線秒數、回覆訊息的頻率、按讚,甚至是留言或已經刪掉的文字。包含私人訊息,不斷地回送到社群網路的公司資料庫去做比對跟分析,試圖建立無數個公式,像是什麼樣的人愛看NBA、週五晚上應該多放點酒吧廣告、麥當勞新的套餐上市等,推薦給常在Uber Eats上點美式餐點的人。

(Source:Unsplash

從抖音(Tiktok)跟小紅書崛起,Instagram也推出Reels短影片功能、YouTube也相繼跟上推出了YouTube shorts;將5至10分鐘的影片,縮減到30秒就得講完幾件想傳達的事情。早在YouTube於2016年放出影片前置廣告,並限制不得超過6秒,點選跳過廣告的機制,逼得讓許多行銷人不得不把影片廣告的秒數壓縮,而影音內容就像高糖分的點心一般讓人著迷,在大腦與心理機制來說,獲得新知識產生的多巴胺,會讓人得到快樂以及成就感,就像考試拿了高分,愉悅感的兌換會讓你不停看下去。

連帶不同的社群影音平台瓜分市場,如何維持品牌忠誠度,或說廣告人該如何面對翻轉快速的消費者目光,成了媒體廣告社群戰場的必爭之地。前陣子Meta公布營收及Facebook使用人數首次停滯下降,並宣布裁員11,000人,以企業營收超過90%來自廣告的社群媒體龍頭,岌岌可危的狀況也讓股價應聲下跌,甚至也出現減少元宇宙投資金額的建議出現。

(Source:pixabay

科技的確改變了人的生活習慣,廣播電台也走向Podcast跟影音串流,在上班族捷運通勤時間、下班準備晚餐時間,那種守在電視機前定時觀看八點檔的日子成了回憶。個人化訂閱制逐漸成為主流,不斷在不同平台間切換。如何提高平台的黏著度,跟著數位媒體廣告浪潮起伏,讓消費者追著新媒體平台與開發新的工具,是廣告與媒體商不斷廝殺競爭的陣地。

資訊唾手可得的時代,五花八門的消息不斷湧入,資訊的篩檢與揀選就成了現代人不知不覺養成的習慣,選你所愛的,社群平台就會回饋你更多。個人化頻道推薦將會是新型態的廣告生態,不再是被動接收訊息與等待。只要搜尋,幾乎就能夠得到你想要的答案,以及你感興趣的商品。綿延不斷而來的資訊巨流是難以想像的龐雜,跟上潮流或是放下手機,全憑消費者的一念之間,而這也是商機發生的那瞬間。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