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刺激,東歐軍武產業時來運轉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13 日 8:45 | 分類 國際觀察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俄烏戰爭刺激,東歐軍武產業時來運轉


俄烏戰爭開打,各國支援烏克蘭大量武器,國內庫存耗盡,紛紛要增加訂購補充,這給了東歐武器廠冷戰以來前所未見的商機,訂單滾滾而來忙著製造槍枝、砲彈等軍需物品。

從 2022 年 1 月 24 日俄烏戰爭開打,至 10 月初的統計,軍事物資援助最多的國家當仁不讓為美國,其次為英國,波蘭占第三,而捷克占第九。東歐國家對冷戰期間被蘇聯劃進鐵幕還心有餘悸,對俄羅斯的侵略野心,比起西歐國家更為緊張,因此對俄烏戰爭特別關注。

危機也是轉機,俄烏戰爭儘管給東歐國家帶來風險與麻煩──例如波蘭邊境地區受到俄國斷絕天然氣供應,取暖能源大受影響,什麼都燒的結果是空氣污染爆表──不過,東歐過去冷戰時代遺留,在後冷戰時代掙扎求生的軍需產業,則時來運轉。

歐洲國家在戰後受到美國的保護,冷戰結束後,更進入嚴重的「和平白癡」天真狀態,認為世界上不再會有重要戰爭,至少與歐洲無關,國防預算可以省下來,用來發放更多福利,反正天塌下來有美國頂著。這種態度導致美國三番兩次嚴厲要求北約歐洲國家要提升國防預算到約定的 GDP 2%,各國都置若罔聞。

俄烏戰爭把這些國家通通打醒,現在大家都認為要進行必要的國防投資,紛紛提高國防預算,以德國為首將國防預算提升到 GDP 2%,而各國多出的大筆預算,就成為軍武產業的龐大商機,波蘭國營的波蘭軍備集團(Polska Grupa Zbrojeniowa,PGZ)就摩拳擦掌,認為這是打入新市場擴增出口營收的大好時機。

東歐國家生產軍武始於 19 是既捷克的 Skoda 為奧匈帝國生產武器,冷戰時代,波蘭成為華沙公約國家的第二大武器生產國,與東歐各國的軍武廠一起供應冷戰的龐大武器需求。鐵幕垮台後,北約東擴,這些軍武廠失去蘇聯與鐵幕市場,被迫現代化,但是要生產蘇聯時代武器仍然不是問題。

捷克想向世界展現是良好軍武合作夥伴

波蘭軍備集團旗下有 50 家子軍武廠,製造從裝甲運兵車到無人機系統的軍武產品,並持股更多家軍武供應鏈,如今計劃於接下來 10 年內投資 80 億茲羅提(約新台幣 552.7 億元),這比原本俄烏戰前設定的目標倍增,其中也包括將生產線搬到遠離俄羅斯、白俄羅斯的地區以策安全。其他東歐國家軍武廠,不論是波蘭其他廠,還是斯洛伐克、捷克,也都正擴大產能,積極增僱員工。

俄烏戰爭開打後,雖然烏克蘭希望取得西方軍武,但是救急最快的還是傳承自蘇聯時代的俄系軍武,烏軍馬上上手,可以無縫接軌,因此東歐各國與軍武廠也趁機將老舊庫存大清倉,源源不絕的軍援協助烏軍用火力抗衡了俄軍。老舊庫存都給完了以後,接下來就有兩個路線:要不要生產補充?還是就改製造新款吧!

波蘭軍備集團打算 2023 年生產 1,000 具閃電便攜式防空飛彈(Piorun),相較之下,2022 年只生產 600 具,先前則年產僅 300~350 具。2023 年的閃電產能並不只有為了烏克蘭。除此之外,還將出貨火砲、迫擊砲、榴彈砲、防彈背心、小型武器與彈藥給烏克蘭。預計 2023 年將大發利市,超越戰前對 2022 年設定的年營收 67.4 億茲羅提(約新台幣 464 億元)目標。

捷克也磨刀霍霍,身為歷史上的傳統軍火製造國,捷克認為自己有充分的人才與物質基礎擴增產能支援烏克蘭戰爭以及之後的國際軍武需求,是向全世界展現捷克是良好軍武合作夥伴的最佳時機。烏克蘭自捷克收到 500 億捷克克朗(約新台幣 666.4 億元)武器與裝備,其中 95% 都是商業出貨,這推動捷克軍火出口於 2022 年將達 1989 年以來的歷史新高紀錄,增加了許多就業與產能。軍援烏克蘭不僅為了烏克蘭,也是為了掌握捷克軍火工業 30 年來難得的天賜良機。

捷克最大彈藥廠 STV 集團計畫新增小口徑武器彈藥生產線,也考慮擴產大口徑武器彈藥產能,在疫後勞動力短缺的情況下, STV 集團打算向成長趨緩的汽車產業下手,從中挖角勞工。

捷克斯洛伐克集團(Czechoslovak Group)旗下有裝甲步兵戰鬥車廠神劍軍(Excalibur Army)、塔川卡車(Tatra Trucks)、塔川國防(Tatra Defence),在俄烏戰爭助力下,2022 年上半季營收較前一年同期將近倍增達 138 億捷克克朗(約台幣 184 億元)。該公司將同時增產 155 毫米北約口徑規格彈藥,以及 152 毫米東歐規格彈藥,也將生產步兵戰鬥車與蘇聯時代的 T72 坦克。

對捷克來說,生產武器供應烏克蘭,不只是一門賺錢生意,大多數捷克國民都還記得 1990 年以前紅軍曾經占領捷克,可不希望俄軍接近捷克,最好就是讓烏克蘭擋住俄軍、將俄軍逐退,趕得越遠越好。

(首圖來源:Flickr/manhhai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