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顯露歐洲軍事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繁文縟節妨礙急起直追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2 年 12 月 15 日 8:00 | 分類 國際觀察 , 軍事科技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俄烏戰爭顯露歐洲軍事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繁文縟節妨礙急起直追


歐洲本來處於相當的「和平白癡」天真心態中,世界的威脅都遠在天邊沒啥關係,至於北極熊俄羅斯,就買它的天然氣,用市場與文明慢慢「感化」它就好囉!幹嘛投資什麼國防?俄烏戰爭開打,才把所有歐洲國家都打醒,基本國家安全不可偏廢,應該要認真來建設。

各國開始通盤檢討,才發現,在幾十年的荒廢下,國防基礎建設真是百廢待舉,重要橋梁有沒有抵抗攻擊的能力?民用機場有沒有做為軍事運輸的能力?戰機有沒有訓練在高速公路上起降?有沒有足夠的防空避難設施?答案大多都是沒有,於是需要急起直追全面開始做,但是,真的要進行,許多繁文縟節又來礙事。

距離俄烏戰爭戰場最接近的波海國家、東歐國家如羅馬尼亞等國,現在發現自己防衛準備嚴重不足,但是也不只他們,北約總體檢討,太多國家都沒有應有的準備。歐盟表示,俄國入侵烏克蘭,使得歐盟交通設施軍民兩用化成為當務之急,歐盟也正投入 16 億歐元資金於 2021~2027 年間進行增加軍事調度能力的計畫,由荷蘭總協調。原本規劃 65 億歐元,協商後砍到現狀,荷蘭對此不滿,表示預算嚴重不足。

民用交通設施能夠為軍事調度所使用,是戰略上後勤重要的一環,但這些民用設施需要有相關準備以外,也要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所謂保護自己,不只需要例如飛彈防禦系統的種種硬體建設,軟體資安也相當重要,目前若是德國布萊梅港、漢堡港設施遭到駭客攻擊,可能會嚴重阻礙北約軍事調度,尤其俄國出名的有發動各種駭客攻擊的紀錄。

2017 年時俄國 NotPetya 病毒駭客攻擊,讓丹麥航運巨擘快桅(Maersk)全球電腦系統當機,導致無法追蹤其貨運。而中遠航試圖入股漢堡港,更觸動敏感的神經,因為漢堡將是北約後勤重要調度中心。

冷戰時代德國是兩大陣營對峙前線,冷戰結束後,隨著北約的擴大,如今需要防衛的邊界越加廣大綿長,後勤距離更遙遠,北約當前並沒有足夠的後勤基礎設施來將軍事力量橫跨整個歐洲投射到可能發生衝突的俄國前緣。隨著時代進步,可能遭受的攻擊種類也更加多樣化,這表示需要的預防措施更多如牛毛。歐洲整體來說不只對戰爭準備的意識薄弱,也沒有理解到戰爭已經隨時代演進成為複合式戰爭。

若現在北約要調度大量援軍自大西洋岸送往北約東翼,將面臨的阻礙包括:鐵路運輸能量不足、軌距不統一、公路道路太過狹窄陡峭、對道路橋梁的資訊不足,更有讓一切癱瘓的擁腫官僚體系。德國鐵路目前所有的貨運列車數量僅足以同時運輸一個半裝甲旅,就這麼多了,一個裝甲旅約有 4,000 士兵、90 輛戰車、15 門自走榴彈砲、150 輛步兵戰鬥車、500 輛履帶車輛以及 600 輛輪車等裝備。

歐洲後勤未做好完整準備

俄烏戰爭再度提醒世人,戰爭一方面是意志力的勝負,烏克蘭抗戰的決心破壞了俄國本以為幾天內就能戰勝的幻想;一方面則是後勤的較量,烏克蘭逐步反攻,讓俄軍陷入困境,主因在源源不絕的後勤供應。但是,整個歐洲並沒有為後勤做好完整準備,尤其是軍事上講究「冗餘性」,也就是說資源要多備幾分,後勤路線要有複數選擇,以利戰損下還能正常運作,目前歐洲的交通運輸不具備這樣的冗餘性。

鐵路運輸還有軌距問題,2022 年 10 月時,捷克部隊前往立陶宛,18 輛列車的部隊,在波蘭立陶宛邊境的立陶宛小車站停留 18 小時,只因為波海國家的軌距是蘇聯軌距,寬了 8.5 公分,所以必須大費周章進行換車作業。歐盟為此資助 58 億歐元,計劃興建波蘭首都華沙通往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波羅的海鐵路,預計 2030 年通車,不過目前只籌資 12 億歐元。

立陶宛外長曾警告軌距與俄國相同對國家安全的危險性。但是愛沙尼亞國營鐵路公司卻建議政府不要重建鐵路軌道,因為將耗費 87 億歐元,在轉換期間會造成鐵路運輸重大干擾,愛鐵認為最好是在原始路線旁邊新建一條平行路線,建好後再把舊路線拆掉。

公路也有類似問題,過去冷戰屬於西方陣營的西歐地區,高速公路路網密密麻麻,但是一過了冷戰鐵幕界線,就只剩下三四條高速公路,通往波羅的海地區的高速公路更僅有一條,穿過俄國與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之間,這一小段波蘭與立陶宛的邊界,稱之為蘇瓦烏基走廊,若與俄國發生衝突,隨時可能遭截斷而使波海三國於陸地上遭隔絕。

即使俄國沒有阻斷蘇瓦烏基走廊,原本的公路運量也不足,最快的方式是直接拓寬華沙到塔林的波海公路為四線道,預計耗費超過 10 億歐元,計畫 2035 年完工,但現在大部分資金都未到位。

南線的俄國前沿,道路狀況也不容樂觀,在羅馬尼亞,有 28% 道路還是碎石子路與泥土路,只有 11% 公路有四線道,快速道路只占路網的 5.3%。羅馬尼亞是歐盟面積第 9 大國,但是快速道路僅有不到 1,000 公里,相較之下,德國有 1.3 萬公里。當大軍千里迢迢來到羅馬尼亞,很可能在最後一哩路受困在坑坑洞洞泥濘的羊腸小道。

北約若要將大軍開往俄國前沿,會發現,越往東走,基礎建設就越不足。許多橋梁的承重量,根本無法行駛北約各主要重戰車,不論是美規的艾布蘭戰車、德國的豹式戰車,還是英國的挑戰者戰車。別說重戰車了,羅馬尼亞布拉索夫駐有法軍的新設北約基地,附近的 70 年老舊橋梁,連普通車輛都無法通行,而新橋要到 2023 年才會完工。法國重戰車超過德國道路的承載重量,只能以鐵路運輸,到火車站後,由於無法過橋,必須多繞好幾個小時的遠路。

公路運輸也可能與戰術需求產生衝突,芬蘭於 2021 年 12 月演練戰機降落於高速公路,但是歐洲許多高速公路若與俄國全面開戰時可能要做為重要後勤運輸路線,這樣一來就不能做為戰機降落使用。

波蘭最為未雨綢繆

歐洲國家所面對的威脅不僅只有傳統軍事威脅,俄國也可能突然放任大量偷渡客越境,如同俄烏戰爭前期白俄羅斯一度放任大量偷渡客闖越邊界到波蘭,波蘭為此計劃於俄波邊界興建帶刺鐵絲網圍籬。另一個與俄羅斯相鄰的前線國家芬蘭,歷史上對蘇聯、俄羅斯從來都相當提防,也總是強調軍事準備,但即使是芬蘭,其與俄國邊界的防禦建設也嚴重不足,大部分都還只是森林,如今開始斥資 1.45 億歐元預算在邊界重點地帶設立防禦圍籬,並建造各種不同的防禦工事。

俄烏戰爭也提醒各國基本防空避難設施的重要性,但是即使是北約前線國家如立陶宛,也只能重新利用蘇聯時代的避難所,並沒有建造新的避難所來取代,首都維爾紐斯有 370 處防空避難所,可容納 21 萬人,只相當於全市的三分之一人口。

面對如此多國防安全需求百廢待舉,各國開始積極規劃相關建設,波蘭最為未雨綢繆,因為波蘭認為萬一烏克蘭淪陷,波蘭就是面對俄軍的第一線,必須積極準備相關基礎建設設施,波蘭規劃 350 億歐元改善中歐軍事調度能力計畫「團結轉運中心」(Solidarity Transport Hub),由波蘭政府全權監造,是中東歐最重要的軍民兩用基礎建設,將有大型戰術連結,儲備大量彈藥與軍需,使後勤物資能很快運抵波蘭。

團結轉運中心包括新建團結機場,鄰近軍事基地,整合鐵公路交通系統縮短波蘭首都華沙到各大城市的交通時間至 2.5 小時以內,全計畫預計 2028 年完工,到 2034 年,波蘭將興建 2,000 公里鐵路,以及快速道路等交通基礎建設,包括橋梁,以讓交通在軍事攻擊下更為強固。

然而,政治與官僚體系的陋習正對這些努力作梗,波蘭最高審計局於 2022 年 1 月表示,該計畫由於規劃草率,有許多部分要延後兩年半;另一方面,主要反對黨公民綱領(Civic Platform)反對該計畫,聲稱若勝選執政就要重新審視。

官僚系統不只在波蘭,在各國,各個小地方都不斷成為絆腳石,2022 年 11 月法國戰車計劃經德國前往羅馬尼亞,卻不得其門而入,只因為法國戰車重量超過德國道路的法定承重量上限,頑固的德國官僚不肯許可。而一次美軍與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演練傘降攻下機場,結果傘兵著陸後,保加利亞政府要求檢視傘兵的護照。美軍只和保加利亞的國防部對口,沒料到其他政府單位也會來攪局。

官僚習氣與地方法規繁文縟節,正成為歐洲快速提升軍備的最大障礙,在每個歐洲國家都有多如牛毛的各種規定,成天扯後腿,讓迫在眉睫的軍事戰力提升與相關基礎建設有如牛步,這成為歐洲國防安全的最大隱憂。

(首圖為 Iron Spear 2022 軍事演習;來源:達志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