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數據化可隨時翻看,你願意嗎?這款搜尋工具這麼做了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1 日 8:33 | 分類 科技趣聞 , 網路 , 軟體、系統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人生數據化可隨時翻看,你願意嗎?這款搜尋工具這麼做了


關注科技業的人,可能聽說過號稱要當「人生搜尋引擎」的軟體 Rewind。

歷經一個半月內測後,創辦人兼CEO Dan Siroker終於在Twitter宣布Rewind於2022年平安夜前一天上線,連推10條介紹正式版功能更新。之後用戶不需再發申請給他即可使用,不過每月要付20美元。

什麼軟體這麼神還賣這麼貴?

「人生搜尋引擎」意思就是,讓抽象人生記憶像網頁可搜尋。就像Siroker一再提到的:「使用Rewind,你可以找到任何看過、說過或聽到的事。」

比如它可以幫你回想:拿起手機和電腦時本來要看卻忘了的東西;找到原本想傳給朋友卻怎麼也想不起哪看到的搞笑影片;某天從朋友嘴裡得知卻忘了名字的餐廳和電影;某次開會老闆反覆強調卻還是記不得的發言等。再如在記憶深處的某部動畫名稱;某種現在吃不到的零食;某個分不清有沒有發生過的事;又或某人……它都能幫你找到。

不過實現承諾前,Rewind想先解決一個問題。

先解決辦公問題

試想當準備認真工作,翻看資料確認老闆和客戶交代的任務,回憶同事一起腦力激盪時蹦出的點子,就是怎麼也想不起來。Rewind把第一個使用場景設定成幫你解決這些問題,至少從描述看是這樣。

軟體外觀和蘋果電腦搜尋工具Spotlight很像,Rewind也只在MacBook提供服務,啟動快捷鍵比Spotlight的command+空格多個shift。不過Rewind的搜尋範圍比Spotlight廣多了。

為了讓使用者了解Rewind如何使用,Siroker還親自拍影片說明。

首先展示時間線功能。Rewind啟動後,螢幕下方會出現一條每段App標記的時間線,顯示用過的App,每個App線段長短可直覺顯示使用時長。滑鼠拖動時間線,就可實現App使用紀錄的快速切換,正式版還增加時間線切換快捷鍵和導航至指定日期功能。

(Source:影片截圖,下同)

不得不說這設計也很蘋果。Rewind時間線所見即所得,用戶操作起來很容易快速定位到想找的地方,不管想再看看剛才開會PPT,還是想複製貼上關掉的網頁內容甚至圖片等。真是字面意思時間「倒帶」(rewind)啊。當然,Rewind最能發揮用處的地方還是搜尋,搜尋關鍵詞顯然比拖拉時間線更精確。

Siroker在Rewind搜尋框輸入工作常提到的詞「tps reports」,搜尋結果秀出所有tps reports曾在這台電腦提到的瞬間,如Zoom會議、網頁、簡訊、郵件、Word文件和Keynote文件等;搜尋框下方還顯示涉及tps reports的各App圖示,幫助用戶加以篩選。

Siroker假設搜「tps reports」目的是要找Zoom會議同事共享螢幕的文件(難度可想而知)。Rewind先自動根據會議音檔產生文字紀錄,有文字紀錄就更方便定位「tps reports」的位置,同時顯示當時會議畫面。

不僅如此,Rewind還能利用MacOS原生光學符號辨識(OCR)技術,讓用戶直接本機存取畫面連結,內容是否來自他人共享螢幕都不影響。

平時搜尋習慣多是各搜各的,搜瀏覽器歷史紀錄,找備忘錄用筆記,會議紀錄用辦公軟體,找檔案用電腦文件夾……現在終於有個工具能統搜尋,這簡直太夢幻了!當然影片也能看出,Rewind前提是用戶行為都有記錄,且都經用戶允許(開放Rewind存取某App權限)代表目前Rewind更適合辦公場景。

雖然影片提到的App還不多,不過Rewind正式版發表時,Siroker表示支援Chrome、Safari、Arc和Brave多種瀏覽器,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Slack huddles、Webex和Discord等通訊會議App,也支援Podcast和YouTube影片搜尋。

他還在某推友「怎麼習慣用Rewind」留言回覆另外可能使用場景,如反思工作流程,查找工作錯誤和遺漏,同時釋放分頁過多占用的記憶體空間等(嗯,就是解放生產力)。

(Source:Dan Siroker

好像也不會不可靠

Rewind聽起來十分強大且夢幻,很容易受質疑是不是噱頭,但Rewind可能比很多人想的可靠,這要從創辦人兼CEO Dan Siroker說起。

▲ Dan Siroker。(Source:Linkedin

公開資料說Siroker職業經歷算不上豐富,但每份含金量都不小。他最早在Google當產品經理兩年,參與Google瀏覽器開發;之後擔任歐巴馬競選期間分析總監,創建募款網站,後來又在白宮短暫工作一段時間。

離開歐巴馬政府後,Siroker就在2009年創辦Optimizely公司。Optimizely服務「著重面向市場推廣等部門,而非軟體開發;藉由A / B測試比對不同形式的網頁設計,選擇體驗最佳版,以便增加用戶點擊、回訪、購買等行為」。Siroker一手將Optimizely打造成最先進線上A / B測試平台之一,並帶領公司11年間共拿到約2億美元融資,直到2020年Optimizely被Episerver收購才離開,同年創辦Rewind。

Rewind成立兩年後,才在2022年11月1日啟動內測第一次出現大眾面前,團隊已解決如何將Rewind占用記憶體空間降到最低等明顯痛點,做到「將原始音頻文件壓縮高達3,750倍」。且Rewind剛推出就拿到稱為「好萊塢星探式」明星風投公司a16z領投的1,0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不僅有扎實履歷為底,Siroker創辦Rewind的動機聽起來也很充分。

他不只一次談到年輕時的遭遇,20多歲時失去聽力,直到30歲才在助聽器幫助下恢復正常生活,他形容「失而復得就像獲得超能力」。以後他就開始思考如何增強人類能力:「就像助聽器可增強聽力,眼鏡可增強視力,什麼能增強記憶力?」

(Source:Linkedin

技術出身的Siroker自然要用技術解決問題,甚至能在Optimizely身上看到Rewind的影子。創辦Optimizely時Siroker說過:「廣告主、設計師主觀臆斷設計的日子已經過去,現在是用數據說話的時代。想抓住用戶,就要設法提升產品體驗,讓測試數據證明用戶最喜歡的是這個。」Optimizely和Rewind共同之處在於各種訊息最後沉澱為數據,技術就有用武之地。

a16z投資人David Ulevitch評價:「今日數位工作環境比歷史任何時候都快。我們可全球藉文本、語音、影片和檔案即時交流和協作。我們可經URL共享大量文件,並藉搜尋欄找到無法量化的訊息量……然而因年齡增長或每天訊息量過大,十分需要Rewind這種增強用戶記憶力的產品。」

其實Rewind推出前,Siroker和團隊還做過自動錄影視訊會議和分享的Scribe。據Siroker推文介紹,產品共有3萬多用戶,也是這些用戶回饋讓團隊轉型到做出Rewind。

終極目標:讓全記憶都可搜尋

或許從Scribe轉型的原因,現在Rewind包裝得更像辦公工具。但就像官網那句「The Search Engine For Your Life」,Rewind的終極目標可不只是辦公工具。說穿了它就是想幫記憶加上可搜尋的外接硬碟,成為人生的搜尋引擎。

聽起來很科幻吧?

《黑鏡》第一季某集講到未來世界,幾乎每人都有植入耳後的記憶晶片和微型電子眼,晶片連到大腦和視覺神經,再將AR虛擬影像投射到視網膜,並將這些影像保存到設備,讓人擁有永久記憶能力。2022年大熱的科幻動畫《萬神殿》(Pantheon)第一季也講到「上傳智慧」的問題,參與實驗的人類掃描腦部,記憶上傳到雲端,實現數位永生。

(Source:IMDb

這些人類「記憶」相關科幻作品都涉及近年討論許多的技術:「全腦仿真」。

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的定義,全腦仿真技術會掃描大腦收集數據的基礎上,解釋並構建軟體模型,且模型「非常忠於原始模型,當在適當設備運行,行為本質會和原大腦一樣」。全腦仿真終極任務就在電子化大腦最終取代人類大腦,最大程度解除肉體限制。

這會是Rewind的歸宿嗎?

僅現行版Rewind,還很難讓人類和全腦仿真這種太尖端技術串起來,畢竟現在看起來更像適合線上場景的生產力工具,甚至和人們生活都不密切,更別說變成「人生搜尋引擎」。

但12月31日Rewind更新很引人注意──Siroker推文標出更新亮點,是能轉錄任何音檔,只要用戶在Rewind設置開啟電腦麥克風權限。等於一旦打開開關,日常對話或自言自語也能變成數據搜尋。線上和線下界限突然變模糊。

這不能不說是未來趨勢。一開始還只是靠社群、購物和各種影音App滿足生活所需,但後來越來越依賴智慧手錶、智慧手環和電子秤等電子產品延伸人體功能。誰又能說,未來這些「可能」沒有人類的記憶?

巧的是,Siroker的LinkedIn主頁寫著他曾在2018年創辦基金會,現在還有營運,基金會正是為了「資助和展開科學研究,以加速人類全腦仿真(mind emulation)前進」。Siroker也不只一次提到,Rewind「只是實現賦予人類完美記憶願景的第一步」。

「人生搜尋引擎」的「人生」可能還太早,可萬一Rewind真能堅持幾代,下一代、下下一代,說不定真的就離不開Rewind了。Siroker舉例說明他對Rewind的期望。「Rewind使用兩代後,兩代人就會出現明顯差異。」他覺得未來世代會非常驚訝曾用紙筆寫字,小孩會說:「爺爺,以前有沒有人把樹砍下來做成長方形木板,然後用樹枝畫畫?」

(本文由 品玩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Re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