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保本可期,專家:運費如通膨不會回到疫情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11 日 14:36 | 分類 交通運輸 , 國際貿易 , 國際金融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海運保本可期,專家:運費如通膨不會回到疫情前


今年海運運價大幅下跌,三個月來跨太平洋運輸貨櫃即期運費下跌八成,雖然價格暴跌,但市場認為,如沃爾瑪和家得寶等大型零售商將在春季談判合約價,屆時才能看到商品價格跟著下調,但預估長約價格仍是疫情前兩倍,不會再回到疫情前。

即期運價占海運貨櫃運輸量 10%~40%,認為是海運業健康狀況的關鍵指標,根據貨運預訂平台 Freightos 數據,需求敏感的現貨市場,將一個貨櫃從亞洲運往美國的成本從 9  40 英尺 20,000 美元以上峰值下降 80% 多

今年還面臨供過於求問題,地中海航運公司 (MSC) 和馬士基 (Moller-Maersk) 等主要海運公司將增加數百艘新船,承運商擁有的船舶數量超過需求。雖然貨櫃即期運價過去幾週似乎觸底,但年度合約運價也急劇下降。

《路透》報導,市場認為疫情讓航運業出現根深蒂固變化,主控權在承運人手上,沃爾瑪、家得寶和亞馬遜等托運人方不一定能在 5 月合約談判時主宰一切。大型拖運人必須取得可預測的運費,對現貨市場不感興趣。

馬士基和其他承運人表示,將繼續透過取消航次以支撐運價,以應付日益萎縮的需求,還在報廢小舊船隻以削減產能。不過海事諮詢公司 Drewry 報告直言,幾個月前還相當有信心市場失控前,航商會採取必要步驟減少運力,但現在報告承認判斷錯誤。雖然貨運需求萎縮速度比許多人預期快,且承運商也採取行動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但基本上都太少太遲,認為承運商已失去運力控制度,轉而透過價格競爭保持運力。

報告預估 2022 年長期合約費率比每個貨櫃超過 8,000 美元疫情高峰低約 20%2023 年將再減半,約 3,200 美元,仍遠比疫情前 1,500 美元高很多。原因是中國 COVID-19 疫情不確定性、俄烏戰爭和高勞動力成本,可能支撐合約運費,且市場認為,合約費率就像通貨膨脹,不會回到疫情前,因此消費者很難看到商品價格大幅走跌。

Drewry 估計,航運去年綜合利潤達創紀錄的 2,900 億美元,到 2023 年將下滑至僅 150 億美元。大量承接長期合約而非現貨業務的承運商今年仍保持盈利,完全接觸現貨市場的承運商已在虧損,並數月內繼續虧損。由於通膨壓力、需求低迷和運價暴跌,台灣三大貨櫃航運公司 12 月收入年減 40%~50%

(首圖來源:Flickr/Steven Byles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