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虛擬貨幣重大事件損失逾千億美元,達過去 3 年總和 17 倍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01 日 10:29 | 分類 加密貨幣 , 區塊鏈 Blockchain , 資訊安全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2022 年虛擬貨幣重大事件損失逾千億美元,達過去 3 年總和 17 倍


隨著區塊鏈產業蓬勃發展,也帶動全球虛擬貨幣市值在 2021 年飆升至 2.7 兆美元的新高點。據區塊鏈數據分析新創 Chainsight 統計,近年虛擬貨幣產業的重大風險與詐騙事件也在產業市值不斷墊高下,讓去年的總財損攀升至千億美元,相當於過去 3 年加總的 17 倍。

Gogolook 指出,儘管 2018 年曾發生 Plus Token 龐氏騙局(Ponzi scheme)以及 Thodex 項目方捲款潛逃(Rug Pull),各自造成 22.5 億、26 億美元的投資人損失。然而 2022 年 5 月曾列為前十大加密貨幣之一的 LUNA 幣在短短 3 天內崩盤,間接導致新加坡加密貨幣對沖基金三箭資本及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所 FTX,相繼在 6 月和 11 月宣布破產,任一件重大事件財損皆超過百億美元,全年加總更突破千億的規模。

(Source:Gogolook)

中心化虛擬資產交易所 FTX 創辦人 SBF(Sam Bankman-Fried)隨後遭挪用用戶資產及詐欺等多項指控,受此影響的台灣數位資產管理平台 Steaker,其創辦人也因疑似涉嫌違反銀行法遭執法機關羈押。虛擬貨幣機構紛紛在危機事件發生後極短時間內破產,交易所流通性與投資損失風險也成為各國監管機構關注重點。

據 Chainsight 虛擬貨幣詐騙與資安漏洞案件統計,「網路釣魚」類型詐騙高達近八成,最常見手法之一即為「假網域」詐騙,尤其虛擬貨幣網站域名特殊,容易受到域名排序置換、後綴不同等詐騙網站混淆;從而在詐騙網站下載假冒的加密貨幣錢包與交易所 App,或是透過詐騙網站取得錢包權限,即使是資深用戶也難以第一時間判斷真假。

「假冒身分」類型則以近 17% 位居第二,詐騙集團會在 email、網站、社群與通訊軟體等場域中,假冒交易所或項目方官方人員要求提供個人敏感資訊,例如錢包助記詞、API 密鑰、私鑰、重置密碼驗證碼等,容易使個人資產遭到盜領。觀察其他風險類型,可以發現虛擬貨幣所衍生的詐騙與風險相較傳統投資更為多元而繁雜,例如勒索、智慧合約漏洞、NFT 空投等。儘管發生案件占總體案件比例較小,但皆能對投資者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Source:Gogolook)

(首圖來源:Flickr/Forextime.com 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