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十餘年,世界攜手簽署公海保護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06 日 12:16 | 分類 國際觀察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耗時十餘年,世界攜手簽署公海保護區


海洋擔負調節氣候變化的能力,隨著暖化加劇以及人類覬覦海底資源恐進一步破壞海洋生態,海洋保護迫在眉睫,世界各國十幾年前就在就公海水域的保護行動進行談判,但由於在資金和捕魚權方面存在分歧一直被延宕,直到上週末終於敲定條約文本,專家形容這項歷史性協議如同對海洋的無管制開發的結束,可說是「狂野西部的終結」。

海洋提供地球一半的氧氣,占地球生物圈的 95%,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匯。2021 年發表在《自然》上的研究顯示,保護世界水域不只支持海洋多樣性,還會增加海洋吸收的碳量。公海聯盟代表表示,如果沒有充滿海洋生物的海洋,它就無法繼續封存和儲存碳。

面對氣候變遷問題迫在眉睫,對海洋的開發必須踩煞車。過去兩週,來自 100 多個國家的談判代表一直在紐約市的聯合國開會,歷經 36 小時會議後最終同意在公海建立海洋保護區,保護區內不只禁止捕魚,限制航道路線,還要求對潛在有害活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例如在海洋中進行地球工程實驗和深海採礦等勘探活動,將來在此開展業務的公司,包括提議從海洋中去除二氧化碳的業務都將面臨新的管束。

協議中另一項主要條款是要求與所有國家分享從收穫海洋遺傳資源中獲得的任何好處,其中包括可用於製藥和其他產品的海洋分子、細菌和藻類,該條約還規定向發展中國家轉讓海洋技術。如 2010 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使用一種從海綿中提取的抗癌藥物,將來發展中國家也可以分享利潤。

上一個關於海洋保護的國際協議是 1982 年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該協議建立一個稱為公海的區域,定義為所有國家都有權捕魚、航運和進行研究的國際水域。但當時並沒有考慮生物多樣性問題,沒有提供任何機制來評估工業活動對海洋生物的環境影響或成立海洋保護區,水域中只有 1.2% 受到保護,然而生活在這些保護區之外的海洋生物一直面臨著氣候變化、過度捕撈和航運的威脅。這次公海新約起草工作已歷時數十年,就是在解決這些缺陷。

在條約實施之前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協議草案還必須送交聯合國至少 60 個國家同意才生效,到各國層級還需經過國會批准,還要有機構配套,比如必須成立的科學技術委員會。先前因為美國共和黨的反對,美國一直沒有批准《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這次拜登政府支持公海生物多樣性條約,美國國務院週六晚上發推文表示,「今天全世界為了我們子孫後代的利益而團結起來保護海洋」。

專家認為,去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 COP15 承諾到 2030 年保護近三分之一的地球陸地和海洋,做為地球上剩餘野生動植物的避難所,這項新法將是促成這項目標的關鍵作為。北歐綠色和平組織的海洋活動家稱這是歷史性的一天,代表在一個分裂的世界中,保護自然和人類可以戰勝地緣政治。新協議不是自動在公海建立新的海洋保護區,而是讓各國開始在國際水域指定保護區,預計該條約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被成員國正式通過並生效。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