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是人類生存重要條件,缺氧會讓人昏昏欲睡,但其實在含氧量低環境,生命可能活得更久且更健康。哈佛研究發現,天生壽命就短的老鼠若放在等於珠穆朗瑪峰基地營的低氧環境,壽命比預估長 50%,首次證明限氧可延長壽命。
過去幾十年,科學家已確定許多延長培養皿和常見實驗室動物蛔蟲、果蠅和老鼠細胞壽命的方法,包括熱量限制和使用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免疫抑製藥物雷帕黴素和阿司匹林,目前還在動物模型和人體測試等各階段。
科學家也發現奇怪現象,即住在高海拔地區的人往往壽命更長,且似乎不容易罹患某些疾病,提供延壽的線索。2011 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公布數據顯示,住在海拔 1,500 公尺以上男性,比住在海拔 100 公尺內男性平均多活 1.2~3.6 年。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女性平均壽命延長 0.5~2.5 年。美國阿布奎基和丹佛等城市海拔都超過 1,500 公尺。
一些研究顯示,將空氣氧氣濃度限制於遠低於海平面,約 21%,也可延長各種模型壽命,如果蠅、蠕蟲、酵母、實驗室培養皿哺乳動物細胞。但目前為止,哺乳動物衰老模型還沒有確定限氧的機制。
哈佛醫學院研究人員試圖確定是否可用動物複製這發現,用提早衰老的老鼠品種實驗,這種老鼠壽命只約 3~4 個月,正常或野生老鼠壽命約 2 歲。科學家等到這老鼠出生 4 週斷奶後,轉至氧氣濃度僅 11% 的缺氧室,等於珠穆朗瑪峰底部含氧量。另一組老鼠放在氧氣正常環境為對照。
結果顯示,低氧環境老鼠平均可活約 24 週,比預估長約 50%,最長壽命也更長;正常氧氣濃度老鼠最長可活 26 週,但低氧環境老鼠最長可延壽約 30% 達 31 週。低氧環境老鼠也更健康,透過協調和力量標準測試發現,神經功能能長時間正常運作。
研究員想知道機制,想到多種動物模型,熱量限制已證明有效延壽。但檢查老鼠食物攝取量卻發現,低氧室老鼠比正常氧氣環境老鼠吃得略多。
科學家已找到不尋常的基因活動、DNA 損傷或訊號變化線索,但還不確定,建議未來研究除了確認限制氧氣是否也能延長野生老鼠壽命,並找到導致壽命延長的機制,確定是否影響所有器官。研究發表於《PLOS Biology》。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