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科學家宣稱找到室溫常壓超導體材料「LK-99」,重量級消息引發全球關注,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與泛科學合作驗證,台大物理學系教授王立民表示,照南韓科學家的參數和流程驗證,雖然結果出來有反磁性,但並非超導反磁性,也沒有觀察到電阻往下降現象,由於材料合成因素複雜,只能說沒有一刀斃命的結果,後續將調整溫度的參數驗證。
王立民表示,台大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的實驗室成立超過 30 年,代表台灣從 30 年前就開始研究超導體,這次照南韓科學家參數和流程驗證,把磷跟銅的化合物與硫酸鉛化合物,以 925℃ 溫度合成,進行磁性量測系統驗證抗磁性,或透過強磁鐵靠近,驗證磁化強度數據,推估反磁性。
王立民指出,南韓的流程沒有給得很嚴謹,並沒有明確數值,因此這次合成樣品有調整成分,包括參雜量、合成降溫速率都不同,這些都會影響合成結果參數,原本南韓銅參雜比例 X 介於 0.9~1.1,這次驗證一個是 1.0、一個是 1.1。
王立民說明,初步驗證的數據,量測需要磁能與零磁能的磁化強度對著溫度變化的曲線,精準判斷超導成分的比例,假設按超導體的標準程序 127℃,電阻看起來上升,本身呈半導體特性,但沒有觀察到電阻往下降的現象。
王立民分析,材料合成的因素複雜,沒有覺得這結果出乎意料,但室溫電阻 40 Ohms,顯示材料室溫有阻值不算高,雖然有發展可能性,但不一定是超導體,可能是其他應用,假設一定要抓超導因子,還要繼續努力,只能說沒有一刀斃命的結果。
至於磁結果,王立民指出,數據從磁能和零磁能鑑別超導特徵,確定是反磁性材料沒錯,但可惜沒有看到超導展現的磁通量特性,所以是反磁性材料,但不是超導的反磁性,雖然溫度已到南韓宣稱的超導溫度,但抗磁性來自超導比例,只有相當低的萬分之二,後續仍需努力。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