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空旅行最讓人擔憂的問題之一,就是微重力環境會耗損人體紅血球與骨骼,但根據太空人骨髓 MRI 掃描的新研究結果,科學家發現儲存在骨髓的脂肪能幫助補充流失的紅血球與骨骼。
從外太空俯瞰地球的視野很美,但無數從國際太空站返回地球的太空人身體狀況告訴我們,久待太空會引起「太空貧血」症狀,紅血球細胞每秒遭破壞 300 萬個,比地球一般人高 54%。
雖然若一直待在太空、身體處於微重力失重狀態,這種貧血不會造成太大問題,但我們終歸要回到有重力的行星生活,一旦降落地表,貧血就會開始影響肌耐力,攜帶氧氣送至全身的能力也會下降。
但最近有個好消息。
渥太華大學 Guy Trudel 教授團隊對 14 名在太空待至少 6 個月的太空人 MRI 骨髓掃描,發現與進入太空前相比,骨髓脂肪返回地球後一個月平均增加約 4.2%,說明骨骼內脂肪組織可為權宜之計,防止人體紅血球與骨密度失重狀態時下降。
研究員認為,身體利用這脂肪替換紅血球並重建太空旅行期間流失的骨質,或說身體會利用骨髓脂肪當能量來源促進紅血球增加、骨質恢復。
新論文發表於《自然通訊》期刊。
- Long Duration Spaceflights Destroy Red Blood Cells and Bone: Study
- Good news for astronauts: Fatty tissue helps replenish bone and red blood cells in space
(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