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淨零碳排趨勢,企業上雲與儲能多元應用將成焦點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09 月 15 日 18:00 | 分類 ESG , 太陽能 , 淨零減碳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面對淨零碳排趨勢,企業上雲與儲能多元應用將成焦點


呼應全球受氣候變遷威脅與淨零發展趨勢下,企業積極推動轉型與升級,實現 ESG 社會責任與提高國際競爭力,新技術的導入將是企業刻不容緩的關鍵作為;在電網供電方面,隨著再生能源裝置量增加,儲能系統也將是維持電力供需平衡的關鍵。

為協助企業減碳,集邦科技(TrendForce)與科技新報 15 日舉辦《科技解碳 循環綠經濟》ESG 永續峰會,集結產官學專家,協助企業掌握轉型的最新趨勢與解決方案,了解如何整合創新科技、運用能源策略,為企業的永續發展與競爭優勢注入新動力。

身為台灣太陽能裝置量最高的縣市,台南太陽能裝置量截至 8 月 31 日已經來到 4,032MW,台南市政府經發局主任秘書王俊博表示,減碳就跟減重一樣,要先知道總體重有多少,要減輕哪裡的重量,才能達到目標,未來也將分溫室氣體盤查、減碳目標、碳中和三步驟循序協助企業建構碳盤查。而 ESG 為政府、企業、投資人評估該企業是不是有盡到社會責任的標準,現在開始爭取,將對產業競爭力有莫大幫助。

 ▲ 銓鍇國際 CKmates 解決方案部副理楊宗維。

但企業要如何減碳?從何開始?銓鍇國際 CKmates 解決方案部副理楊宗維表示,ESG 的重點也包括蒐集資料,過去從沒有需要那麼多的資料量,碳足跡、水量等等都與永續發展有關,因此展開 ESG 不僅能提高產業競爭力,也讓企業可探討自身能源與其他資源的使用習慣。

銓鍇國際 CKmates 是 AWS 託管服務供應商,可為中小企業量身打造一套雲、地端整合解決方案,楊宗維表示指出,有些系統適合本地配置達到適合的效率,但有些更適合上雲端,且因為由於多人共用主機資源,一起分擔也有助降地碳排放,「企業上雲便是永續經營 ESG 第一步」。

在相同任務情況下,AWS 雲端資料中心比傳統本地資料中心的碳足跡減少 88%,且 AWS 的碳足跡計算工具,也能掌握所負責雲端的永續發展。楊宗維表示,AWS 也提出數據飛輪(Data Flywheel)概念,分離資料儲存與資料分析,首先將資料儲存進雲端資料湖,需要用大數據處理或 AI 等時,就能以及時取用或是快速導入等方式,讓企業更方便使用,並強調,銓鍇國際的角色就是扮演企業在雲端的數位長,加速加速數位轉型旅程。

儲能將能維持用電與發電平衡

面對淨零碳排重要趨勢,減碳也將對症下藥,除了持續擴建再生能源、交通運具電氣化,也需要導入新能源科技、儲能跟強化電網,而隨著電動車愈加普及,充電需求增加,也帶來電力供應挑戰,能源聚合商泓德能源研發長蔡知達此指出,「這也是機會所在」。

蔡知達認為將來太陽能、充電、儲能「光充儲」組合將是重點,有助於實現電網供需平衡調節,蔡知達表示,將來電力能源將朝低碳化、數位化、分散化發展,光充儲將成未來趨勢。未來充電樁也可以透過雙向充放電提供更多服務,現泓德能源也正驗證中。泓德能源也能把綠電轉供提供充電站綠電,聚合在一起到管理平台並串接各種商業服務,將資產效益最大化。

▲ 泓德能源研發長蔡知達。

在再生能源與電動車快速成長下,儲能將是電力系統彈性調度重點,在用戶端面,不僅能提高客戶的能源自主性,還可以降低電力碳排,以削豐填谷電力調節模式,減少用戶電費支出,客戶也與電力聚合商合作,透過聚合管理技術參與電力交易平台增加收入;對於發電端,電表後的儲能也可以儲存多餘的再生能源電力,避免在氣候條件非常好、又逢假日用電需求較低,太陽能電廠被要求降載,有儲能就可以儲存電力並維持穩定頻率,減少化石燃料碳排放。

儲能系統的應用範圍也愈來愈廣,除了調節電網頻率、電壓,未來也是建構「微電網」的關鍵。SMA 技術顧問經理彭正寧指出,目前的再生能源系統與儲能系統多為併網型,若台電中央電網出事故,為保護維修人員安全,併網型再生能源與儲能系統都需要關機。

▲ SMA 技術顧問經理彭正寧。

但若採用儲能系統形成的獨立電網(Grid Forming)架構,提供區域範圍內穩定的電力,微電網應用儲能不僅可以最佳化用戶端的能源效率,避免停電斷電風險,還能兼顧電網端的穩定性。

如今為因應 2050 淨零碳排以及企業採購綠電需求,台灣再生能源裝置量增加,2022 年台灣再生能源裝置量結構來到 25%,已經不再像過去以集中式發電廠為主,也需開始進行微電網處理,彭正寧表示,當氣候條件佳有過多再生能源併入電網,電壓就會上升,台電就會需要調度電力來降壓,若有儲能系統就可以儲存多餘電力,也能維持投資報酬率模型計算。

(圖片來源:集邦科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