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漿菌是什麼?輕重症狀一次看!疾管署呼籲老幼非必要勿前往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3 年 11 月 28 日 10:54 | 分類 中國觀察 , 生物科技 , 醫療科技 line share Linkedin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黴漿菌是什麼?輕重症狀一次看!疾管署呼籲老幼非必要勿前往


中國爆發呼吸道疾病大流行,同時至少有七種病原流行,包括全年齡有流感、1~4 歲有鼻病毒、5~14 歲有黴漿菌與腺病毒、15~59 歲有鼻病毒和新冠肺炎(COVID-19),以及 60 歲以上有人類間質肺炎病毒和普通冠狀病毒,因此疾管署呼籲老人及幼兒非必要勿前往,若必要強烈建議先打流感和新冠疫苗,本篇針對最大宗的黴漿菌做詳細說明。

黴漿菌是什麼?

黴漿菌又稱為「支原體」,致病原為肺炎黴漿菌(Mycoplasma pneumoniae),為目前發現最小且可自行複製的病原體,相較一般細菌的差異是沒有細胞壁,代表許多常見的抗生素對其無效,而各別種類的黴漿菌可能導致不同疾病,中國目前流行的「肺炎黴漿菌」就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病原體,通常症狀較一般肺炎輕微,但會持續較久一段時間。

感染黴漿菌有什麼症狀?

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特別是孩童,常見的症狀包含喉嚨痛、倦怠、發燒,以及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潛伏期約 1 至 4 週,並約有 1 成感染肺炎黴漿菌的患者會發展為肺炎,常見的症狀為黏液痰、發燒和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及倦怠。

肺炎黴漿菌造成的肺炎和一般的肺炎不一樣,通常症狀較輕微,但會持續較久一段時間,所以又稱為「會走路的肺炎」(walking pneumonia),小於 5 歲的孩童感染時發燒較少見,但可能會有喘嗚(wheezing)、嘔吐或腹瀉等症狀。

感染黴漿菌有什麼併發症?

少數病人會有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等嚴重併發症,以及皮膚疾病,如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而感染肺炎黴漿菌的症狀與一般感冒相似,但病程較長,可能持續數週,長則可達數月。

高危險群?

感染肺炎黴漿菌常見於年輕人及 6 至 12 歲的學齡兒童,家戶內的傳播最常見,並在學校、大學宿舍、軍隊、護理之家及醫院等場所生活或工作的人感染風險較高,目前中國感染肺炎黴漿菌患者皆以兒童為主,而患有其他呼吸道疾病仍在恢復期,或免疫功能較差的病患,嚴重感染的風險較高。

傳染方式?

肺炎黴漿菌可經由人傳人傳播,藉由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傳播,即使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在鼻腔或喉嚨帶有此菌,而且肺炎黴漿菌一年四季皆可能感染,但夏天及初秋較常見,依據美國資料顯示,約 3~7 年會有一波大流行,感染過肺炎黴漿菌不會產生終生免疫力,未來有可能會再次感染。

預防方法?

疾管署建議,如有呼吸道症狀如咳嗽時須戴口罩,當有咳嗽或打噴嚏時,須用紙巾蓋住口鼻,並立即丟棄,若無紙巾可改以上臂或手肘代替,切勿直接用手,並用肥皂勤洗手且至少搓揉 20 秒,沒有水時,可改以乾洗手液代替,並強調肺炎黴漿菌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

治療方法?

多數感染者可自行痊癒,但若發展為肺炎,醫師通常會開立抗生素治療,一般建議的首選治療藥物為巨環類抗生素(macrolides),替代性藥物為氟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或四環黴素類(tetracyclines)抗生素。

近來各國研究顯示肺炎黴漿菌對巨環類抗生素的抗藥性有增加的情形,治療的困難度隨之上升,因此疾管署建議,對疑似感染肺炎黴漿菌的病患如須使用抗生素,請考量其年齡與臨床表徵嚴重度,並參考國內外臨床指引進行治療。

專家怎麼說?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依據中國公布的資訊,目前以北方和兒童為主的呼吸道疫情,為多原因、多年齡層、多病原體造成,目前台灣已全面加強機場港口戒備,並發布醫界通函,提醒醫界若遇到相關症狀,務必要詢問旅遊史。

羅一鈞指出,由於目前中國醫療量能吃緊、掛號難、看診慢,民眾若在當地染疫,可能不易就醫或發生就醫延遲,因此呼籲免疫力較弱的老人和幼兒,近期非必要暫緩前往中國,若必要前往,強烈建議先接種流感與新冠疫苗,並在當地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感染。

(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icon-tag

每杯咖啡 65 元

icon-coffee x 1
icon-coffee x 3
icon-coffee x 5
icon-coffee x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