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關心智慧手機市場的讀者,對 Arm 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的「大核配小核」都不會太陌生。以英特爾 x86 處理器為主的個人電腦,首次大規模導入類似「混核架構」者,是第 12 代 Core 處理器 Alder Lake。
本篇文章將帶你了解 :Atom 伺服器從 32 奈米到 10 奈米的十年歷程 填補應用缺口並阻擋 Arm 滲入的 Xeon D 雲端巨頭自研晶片讓英特爾不得不拚命堆核心 英特爾「小核」眼前面對的諸多挑戰
回顧英特爾伺服器的「原子小金剛」:E-Core |
作者
痴漢水球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1 月 22 日 8:30 |
分類
伺服器
, 手機
, 會員專區
| edit
![]() ![]() ![]() ![]()
Loading...
Now Translating...
|
長期關心智慧手機市場的讀者,對 Arm 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的「大核配小核」都不會太陌生。以英特爾 x86 處理器為主的個人電腦,首次大規模導入類似「混核架構」者,是第 12 代 Core 處理器 Alder Lake。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