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痴漢水球

痴漢水球

About 痴漢水球

台灣水電工協會之非在職工友「痴漢水球」-從雜誌業逃難至產業界不知不覺已歷十多年光陰,從最沒實力技術編輯、轉型成最沒能力產品經理,仍無豐功偉業可供說嘴,反倒敗戰血淚磬竹難書,據說著作等身,現從事工業電腦產業,現在只關心何時日本旅行次數可以達陣70次。 個人部落格: https://molesterwaterball.blogspot.com/

簡單回顧英特爾最近「有點坎坷」的伺服器 GPU 發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3 月 23 日 8:00 | 分類 GPU , IC 設計 , 會員專區

競爭激烈的科技業,若不考慮遲遲清不光的庫存,所有置身其中的參賽者,無不竭盡全力、盡其所能儘快推出新產品,落後競爭對手一年半載更是罪大惡極,但各位能夠想像,伺服器專用繪圖處理器(Server GPU)市場,即將上演「三年空窗期」的世界奇觀嗎? 繼續閱讀..

蘋果 M2 Pro 和 M2 Max 處理器還是沒有你想的神祕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30 日 8:10 | 分類 Apple , 會員專區 , 焦點新聞評析

「有錢人的快樂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這句話也很適合套在「定期更新」蘋果產品發表,尤其以 M1 開始的「Apple Silicon」,那套極簡主義風格的產品演進邏輯,總會讓筆者產生「我是不是又寫了一篇和一年前大同小異的文章」的詭異錯覺。 繼續閱讀..

英特爾、蘋果對槓,「能耗比」與「伺服器處理器」能否各自有所斬獲?

作者 |發布日期 2023 年 01 月 27 日 13:57 | 分類 Apple , 會員專區 , 焦點新聞評析

因為蘋果自研晶片帶來的震撼,以及英特爾多次「拔草測風向,結果測到龍捲風」的壯舉,讓早在 30 年前就被處理器業界重視的「能耗比(Performance Per Watt)」,再次被冷飯重炒,而「x86 雙雄何時可以在能耗比上看到蘋果的車尾燈」也成為快讓人提不起勁的無聊話題。 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RISC 諸神的最後榮光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14 日 8:00 | 分類 半導體 , 技術分析 , 晶片

英特爾在 1998 年 6 月 29 日,也就是個人電腦年出貨量達「1 億大關」的關鍵年,發表伺服器處理器品牌「Xeon」,融合 Pentium Pro 與 Pentium II 最佳特色,並估計 8 顆時脈 400MHz 的 Xeon 處理器(Deschutes 1M)在 TPC-C 效能表現,可擊敗 10 顆時脈 612MHz 的 DEC Alpha 21164,象徵 x86 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站穩伺服器市場,可標上遠遠超過個人電腦的高單價。

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x86 統治計算機工業界前十年、64 位元與霸權爭奪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1 月 07 日 8:30 | 分類 IC 設計 , 技術分析 , 晶片

從 1995 年中期到 21 世紀初期的十年,從「x86 本家」英特爾、分庭抗禮的 AMD、眾多如過江之鯽的小廠,屍橫遍野的夢幻處理器,鋪出一條 x86 指令集相容處理器之霸權之路的康莊大道──邁向 64 位元、深入高效能嵌入式系統、「CISC 皮 RISC 骨」的先進核心微架構、鎖定 1,000 美元以下低價電腦市場或筆電的系統單晶片、具大型化快取記憶體的伺服器、終結盲目追逐超高時脈完全轉向高能耗比,都處處可見 x86 指令集相容處理器的屍骸,亦不乏屍骨無存者。

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Nvidia 和 ATi(AMD)崛起前 3D 繪圖晶片群雄大亂鬥(1990 年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19 日 8:30 | 分類 GPU , 半導體 , 技術分析

今日無論運算型、專業型、遊戲型或入門型獨立繪圖晶片,幾乎是 Nvidia 與 AMD 兩間大廠的天下,前者從 2011 年底 GeForce 680(GK104) 至今,在獨顯市場建立壓倒性絕對優勢,更遑論 2006 年至今 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生態體系與持之以恆的長期投資,讓 Nvidia「霸業」幾乎沒有絲毫遭「挑戰」的可能性。但有點年紀的老骨灰,特別是經歷過消費性 3D 繪圖晶片發展草創期,一定不會忘記 1990 年代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Nvidia 一開始也出師不利,被大多數人「看沒有」過。

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RISC 進軍個人電腦市場的嘗試與 x86 真正崛起(1990 年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10 月 03 日 8:00 | 分類 技術分析 , 會員專區 , 科技史

2003 年出版的《計算機結構:計量方法》第三版(也是歷來最厚最重版本,蓋泡麵也很困難)附錄 C〈RISC 指令集架構總覽〉(″A Survey of RISC Architectures for Desktop, Server, and Embedded Computers″)將 RISC 分成兩個族群。 繼續閱讀..

回顧 Pentium 與 Celeron 問世:當低價 x86 處理器不再是特定品牌特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26 日 8:45 | 分類 半導體 , 技術分析 , 會員專區

英特爾近期宣布,筆電市場(桌機和嵌入式產品線仍不明)2023 年將放棄 Pentium 和 Celeron 兩個品牌。1993 年 3 月 22 日誕生的前者,曾被英特爾前董事長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 譽為「英特爾長子」(相對 2003 年 3 月 12 日次子迅馳 Centrino);1998 年 4 月 15 日問世的後者,台灣無數網路討論區曾以「洗地龍」綽號和 AMD「毒龍」(Duron)「散步龍」(Sempron)相互爭輝,更長期為低價個人電腦處理器的不動象徵。 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多核心多執行緒幢影與蘋果「水瓶座」四核心處理器計畫(1980 年代後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13 日 8:00 | 分類 Apple , 技術分析 , 會員專區

也許這次了無新意的 iPhone 14 發表會,並沒有替果粉「充值信仰」,但 2019 年 4 月 30 日,一份出現在網路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1989 年發表、內容多達 220 頁的蘋果機密文件(或許能當成一本書),披露的「水瓶座」(Aquarius)計畫、「天蠍座」(Scorpius)處理器架構規格、預定實作的「心宿二」(Antares)處理器,精彩橋段與後繼影響,可能遠比歷史任何 iPhone 更有「激勵士氣」效果──即使當時就是根本不可能成真的天方夜譚。 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軟硬體協同虛擬機的濫觴與 IBM RISC 指令集的統一大業(1980 年代後期至今)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6 日 8:15 | 分類 IC 設計 , 半導體 , 技術分析

2018 年 7 月 26 日,IBM 發表專文〈IBM i 30 Years: From Silver Lake to IBM i – A POWERful Story of Evolution〉,慶賀代號「Silver Lake」(銀湖)的 AS/400(Application System/400)30 歲生日。這不僅是虛擬化應用在商業市場首次重大成功,前身 System/38 不僅是 AS/400 的基礎,更是「Co-Designed」(軟硬體協同)虛擬機的真正源頭。

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單晶片超級電腦的幻影與 RISC 普及(1980 年代後期)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9 月 02 日 8:15 | 分類 IC 設計 , 半導體 , 技術分析

不學無術的筆者,2020 年 7 月撰文介紹過 IBM BlueGene/L(1999 年)和 Fujitsu A64FX(2019 年)兩款相隔 20 年、承先啟後的「超級電腦系統單晶片」。但早在 1989 年,英特爾發表以色列海法團隊操刀的 i860,不但聲勢浩大,是計算機工業史上第一個「百萬電晶體」晶片,更被譽為「Cray On a Chip」的「單晶片超級電腦」──雖然日後證實完全是不切實際的行銷炒作,但或多或少掩蓋了整體更優秀的 i960繼續閱讀..

回顧歷史夢幻處理器:精簡指令集電腦(RISC)問世與 IBM 801 的前身(1970 年代)

作者 |發布日期 2022 年 08 月 22 日 7:30 | 分類 半導體 , 技術分析 , 會員專區

一般來說,人類歷史第一台 RISC 電腦,「應當」是 CDC6600,姑且不論 IBM 力圖自我宣傳的立場,IBM 801 研發過程逐步釐清 RISC 該有的樣貌,也是不爭的事實。最起碼 IBM 801 研發團隊明確指出「記憶體載入/回存(Load / Store) 架構」與「微碼不好(Microcode is bad),不要微碼」這些歷史性結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