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洞是接近物理理論極限的物體,對黑洞理解越多越能揭開當前宇宙未知秘密。最近科學家首次創造出由超流體氦構成的「量子龍捲風」,能讓我們在實驗室模擬最可怕的黑洞環境。
氦冷卻到接近絕對零度時會變成超流體(superfluid),這種狀態下量子液體的流動沒有摩擦力,移動不會損失動能,攪拌後還可以形成無限旋轉的渦流。
最近,來自諾丁漢大學、倫敦國王學院、紐卡素大學的團隊更在量子流體領域實現破紀錄強度的超流體漩渦,成功將數以萬計的量子「關在」類似小型龍捲風的緊湊物體中。
黑洞很難研究,任何距離黑洞過近的物質都會被吸過去開始繞著黑洞旋轉,就像水盤旋流進排水孔一樣,因此可以理解黑洞類似強烈漩渦。
過去其他實驗已嘗試利用水、聲波模擬黑洞,但氦超流體的模擬更接近現實,能讓科學家更詳細準確研究微小表面波。

▲ 專為超流體氦實驗客製化的低溫系統。
團隊利用氦-4 超流體不尋常的量子特性產生一種「量子龍捲風」,也順利從中觀察到類似旋轉黑洞扭曲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類似黑洞束縛態(bound state)的駐波(standing wave),以及類似黑洞新形成後產生的衰盪(ringdown)。
透過這些更複雜實驗,科學家提升了黑洞模擬研究等級,最終有助我們預測量子場在黑洞周圍彎曲時空的種種行為。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 First-of-Its-Kind ‘Quantum Tornado’ Achieves Record-Breaking Black Hole Mimicry
- Quantum tornado mimics black holes’ warped spacetime in the lab
- Quantum tornado provides gateway to understanding black holes
(首圖來源:諾丁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