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沒有原子核,首觀察到全由電子組成的奇特「維格納晶體」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4 月 15 日 14:25 | 分類 材料 , 自然科學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核心沒有原子核,首觀察到全由電子組成的奇特「維格納晶體」


電子不需在原子周圍聚結,也可自行組裝成類似晶體的結構,這種具許多量子特性的假想物質狀態「維格納晶體」,終於首度被物理學家觀察到!

維格納晶體(Wigner crystal)是最令人著迷的物質量子相之一,由量子論先驅、理論物理學家尤金·維格納(Eugene Wigner)於 1934 年首次提出,他推測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排斥力)可能導致它們自發排列成緊密堆積、類似晶體的結構,且這種情況只在低密度與極冷溫度條件下,電子彼此相互排斥時才會發生。

當我們想到穩定晶體結構,通常代表原子之間具有吸引力,但完全由電子組成的維格納晶體卻純粹靠電子彼此的排斥力,由於太奇怪了,導致這種假想物質狀態很長一段時間都停留在理論中,直到後來展開一系列實驗,才讓電子晶體概念從猜想轉變為現實。

第一個實驗於 1970 年代出現,當時貝爾實驗室科學家將電子噴到氦表面創造出「經典」電子晶體,發現它們像晶體一樣以剛性方式響應。然而實驗中的電子相距很遠,且表現得更像單一粒子而非內聚結構,但真正的維格納晶體不遵​​循日常生活熟悉的物理定律,而是遵循量子物理定律,電子行為不像單一粒子而是像波。

因此接下來數十年,許多實驗提出製造量子維格納晶體的方法,大幅推動研究進展,物理學家發現可以使用半導體將電子運動限制在原子薄層內,對結構施加磁場也會使電子繞圈移動,為結晶創造有利條件。但這些實驗始終無法直接觀察到維格納晶體,只能暗示它的存在,或從電子流過半導體的方式間接推斷它。

首度直接觀察維格納晶體

普林斯頓大學團隊決定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直接對維格納晶體成像,這種設備依靠量子穿隧效應技術而不是光來觀察晶體。材料則選擇純石墨烯,在實驗中,研究人員將樣品冷卻到極低溫度,並施加垂直於樣品的磁場,使石墨烯薄層內形成二維電子氣(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2DEG)系統,如此可以調整兩層之間的電子密度。

團隊也因此發現,只要改變密度,電子就自發形成有序晶體。

將電子置於磁場中會進一步限制它們運動,進而增加結晶機會,一開始電子彼此相距很遠,以無序、無組織方式排列,然而隨著密度增加,電子距離變近,電子之間的排斥力開始想推開彼此,但又礙於有限密度,電子無法無限分開,最終便形成一個緊密堆積、規則化的晶格結構,每個局域電子都占據一定空間。

當這種轉變形成,研究人員透過 STM 顯微鏡首度直接觀察到維格納晶體的存在。

維格納晶體也具有電子密度最佳點,密度太低電子就會互相推開,密度太高電子就會聚集在一起形成電子液體,只有在某個「黃金交叉點」,電子想逃開但被其他電子切斷後路,呈現特定三角形幾何結構,電子才會被鎖在穩定位置形成維格納晶體。

研究人員還發現其他有趣現象,比如每個電子在晶格內的位置,於圖像上卻有一定程度的「模糊」,這種現象與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有關,反映出維格納晶體的量子性質,值得未來投入更多研究。

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首圖來源:普林斯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