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京都大學資助的製藥新創公司 Toregem Biopharma 2 日宣布,9 月開始「長牙藥」的臨床試驗,是全世界第一個幫助牙齒生長的藥物,能治療「先天性無齒症」患者,目標 2030 年實際運用。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這款藥物希望幫助其他因蛀牙等失去牙齒的病患。9月開始第一階段臨床實驗,於京都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醫師確認安全性下進行。
口腔有種特定蛋白質會抑制牙齒生長,「長牙藥」是種抗體藥物,目標是阻礙特定蛋白質作用。動物實驗時藥物有效刺激下顎骨「牙芽」,使牙齒生長。第一階段臨床實驗,以30名即使服藥也難長牙的健康成年男性為對象,目的是檢測藥物安全性。
如果第一階段臨床實驗進展順利,計劃2025年開始第二階段臨床實驗,確認療效。屆時有大阪市綜合醫院、醫學研究所北野醫院等機構加入,以2~7歲先天性無齒症患者為對象,檢測牙齒生長效果。先天性無齒症患者通常成年後接受植牙,或戴假牙,沒有根本性療法。
製藥新創公司Toregem Biopharma由京都大學研究牙齒再生的高橋克2020年創立。「長牙藥」之前用老鼠等小動物實驗,證明可促使牙齒生長,並利用動物測試安全性,臨床實驗計畫獲日本獨立行政法人醫藥品醫療機器綜合機構(PMDA)認可。
高橋克2日記者會表示,希望長牙藥「成為植牙和假牙以外的第三種選擇」,目標是以約150萬日圓,提供先天性無齒症患者的抗體藥物,並納入健保範圍。
普通成年人恆齒有28顆牙齒(不含智齒),如果比正常人少六顆以上牙齒,就有罹患遺傳性先天性無齒症的可能性,推估患病機率為0.1%。罹患這種疾病可能有進食困難及下顎骨萎縮等負面影響,多數患者成年後植牙或裝假牙。
(作者:戴雅真;首圖來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