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 AI 的 Google 來了!是媒體和內容網站的流量末日?

作者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5 月 26 日 10:00 | 分類 AI 人工智慧 , Google , 數位內容 line share follow us in feedly line share
加了 AI 的 Google 來了!是媒體和內容網站的流量末日?


美國時間 5 月 14 日,Google 舉行年度 I/O 開發者大會,最引人矚目的新動態 Google 搜尋引擎將全面導入 AI 模型 Gemini!

導入AI後,Google搜尋引擎會變怎樣?

Google描述:它是為你在搜尋引擎「跑腿」的傢伙。

AI摘要

當你想詢問開放性問題,例如:台北最好吃的義大利料理?新增了AI Overview(AI摘要)功能的Google,不是在搜尋結果頁列出各個不同的網頁連結,把透過AI產生的文字摘要,直接秀出來給你看。

AI搜尋引擎可能會繼續跟你說,「台北還有這些異國料理選擇。」對懶得做功課,有選擇障礙又喜歡嘗鮮、冒險的人來說,相當實用。

AI規劃

Google Maps的豐富圖資加上網友無數的評論,當你問AI搜尋引擎「住家附近哪裡有健身房」,搜尋結果將會直接告訴你有哪幾間?距離你路程各是多遠?評價如何?

AI影片搜尋

打字、語音搜尋不稀奇,你還可以上傳影片問Google。想像一下,你工作到一半,電腦風扇突然發出劇烈噪音,這時候,你只需要拿起手機拍下影片,接著問Google該怎麼修,它就會嘗試分析你的電腦品牌、型號,並嘗試提出簡易的排出方法。

《商業內幕》以「Google剛讓我們一窺了AI代理的未來」為題,來描述這一場盛會。

但另一方面,並非所有人都對這樣的技術進展感到興奮與開心。

AI Google上路後,媒體或內容網站會怎樣?

流量崩盤?

組織代表了2000多家新聞出版商的新聞/媒體聯盟(News / Media Alliance)執行長科菲(Danielle Coffey)告訴CNN,「我們現在原本就所剩不多的網站流量,將進一步地減少。當一個佔主導地位的搜尋引擎正在鞏固其市場地位,我們必須再次遵守他們的遊戲規則。」

因為,當人們一Google就通過AI摘要的功能得到快速解答,那麼點擊新聞連結的機會就會進一步地降低。

更令人挫折的是,許多AI大型語言模型關鍵的訓練素材,就來自於新聞業。科菲說,「它們利用我們的內容來推動AI,卻推出和我們的產出直接競爭的產品,這是一種對創新科技的扭曲。」

但這代表,新聞媒體業就要從此被掃入歷史嗎?

越高品質的內容越有價值

Google搜尋副總裁暨總經理Elizabeth Reid並不這麼認為,她相信,AI摘要功能與網站流量之間的關係並非「零和遊戲」,甚至在內部測試的過程裡發現,在AI摘要中顯示的網站流量是增加的,「人們通常假設世界上的問題數量是固定的,但其實當人們搜索一個問題,會對答案感到好奇,然後繼續開始問下一個問題。」

美國知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則指出,AI無法取代記者,例如,它無法進入法庭或採訪身陷囹圄的被告,它無法勇敢地走上戰爭前線帶回第一手消息,也無法培養吹哨者的信任。

如果你關心AI的誤導或幻覺問題,就該更重視媒體與記者的價值。因為,如果無法獲得像是新聞這種,由所人類創造、相對準確地描繪現實的高品質內容來訓練AI的基礎模型,它出現錯誤、退化或崩潰的機會就越大,最終使得整個系統處於危險之中。

事實上,用於訓練一些最流行的大型語言模型裡,新聞網站占前10名的一半。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該如何決定智慧財產權的分配,如何讓新聞業得到合理、公平的補償。

AI時代,內容和媒體的「信任」價值會比過去更高,所以持續產出高信任度、真實的內容,才是對抗AI,甚至在AI時代勝利的關鍵。

(譯者:王貞懿;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首圖來源:Google

延伸閱讀: